在日本东京网吧里,住着一群“难民”,他们吃着泡面,喝着免费饮料,长期蜗居在逼仄的

尔说娱乐 2025-11-11 11:27:06

在日本东京网吧里,住着一群“难民”,他们吃着泡面,喝着免费饮料,长期蜗居在逼仄的环境中。有一位白领已经连续包夜20年了,他绝望地说:“如果可以,我宁愿不做一个日本人!”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有多少日本社畜住在网吧里?) 东京新宿区的夜晚霓虹闪烁,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网吧门口,中年男子山田一郎拖着疲惫的步伐走进自动玻璃门。 他熟练地在前台支付了800日元,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毛巾和拖鞋,走向那个他住了三年多的隔间。 这个不足两平方米的空间里,墙壁上布满斑驳的痕迹,折叠桌板上还留着上一任客人洒落的泡面汤渍。 隔间内的设施简陋得令人心酸: 一张磨损严重的皮质座椅,椅背上裂开一道口子,露出里面发黄的海绵; 一台老式电脑显示器,屏幕上布满指纹; 墙角的小架子上摆着几本翻烂的漫画书。 山田把公文包放在角落,这个公文包是他作为公司职员的最后体面,虽然里面只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求职简历。 网吧的公共区域,几个长期住户正围在微波炉前加热便当。 空气中弥漫着泡面调味料和消毒水混合的怪异气味。 洗手间外排着长队,人们面无表情地等待着。 这里住着形形色色的人: 被公司优化掉的中年白领、找不到正式工作的年轻人、逃避家庭暴力的妇女。 他们互不打扰,保持着心照不宣的距离。 山田曾经是银座一家贸易公司的课长,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写字楼。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公司裁员,45岁的他首当其冲。 失业救济金用完后,他不得不搬出公寓,开始网吧生活。 "最初觉得只是临时过渡,"山田苦笑道,"没想到一住就是三年。" 在网吧的每个夜晚都很难熬。 隔壁隔间的游戏声、咳嗽声、打电话的声音此起彼伏。 薄薄的隔板根本挡不住任何噪音。夏天空调不足时,隔间里闷热难耐; 冬天暖气不够时,只能裹着外套蜷缩在椅子上。 最麻烦的是洗衣服,只能趁深夜在洗手间偷偷搓洗,然后晾在隔间里。 网吧难民中不乏女性身影。 28岁的佐藤由美住在女性专用区域,这里比普通区域每月贵2000日元,但相对安全。 她原本是商场化妆品专柜的销售员,疫情后失业,男友卷走积蓄消失,她不得已住进网吧。 "最害怕生理期,"由美低声说,"只能频繁购买卫生用品,又是一笔开销。" 这些网吧难民有着相似的作息规律: 清晨六点起床,赶在早高峰前出门求职; 白天在便利店解决三餐,在公园消磨时间; 晚上回到网吧,用热水泡面当作晚餐。 他们的行李都很少,一个行李箱就能装下全部家当,随时准备"搬家"。 网吧老板小林坦言,长期住户占营业额的三成以上。 "知道他们的处境,但毕竟是做生意。" 网吧为此提供包月优惠,还增设了储物柜服务。 一些网吧甚至推出"商务套餐",包含免费打印简历等服务。 这种现象背后是日本社会的深层问题。 泡沫经济破裂后,终身雇佣制逐渐瓦解,非正式雇员比例持续上升。 据厚生劳动省数据,日本非正式雇员已超过2000万人,其中很多人收入微薄,无法负担普通住宅租金。 更令人担忧的是,网吧难民呈现年轻化趋势。 22岁的铃木健太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正式工作,做着各种短期兼职。 "应聘时总被问住址,说住在网吧直接就被拒了。"他苦笑道,"像个死循环。" 夜晚的网吧格外热闹,键盘敲击声、游戏音效、泡面吸溜声交织在一起。 但在这喧嚣之下,是无数个看不见明天的灵魂。 山田打开电脑,开始修改第102份求职简历。 显示屏的冷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隔间外,又一个新房客拖着行李箱走了进来。 这些被称作"网吧难民"的人群,已经成为日本社会一道抹不去的风景。 他们像都市里的影子,白天消失在人群中,夜晚回到那两平方米的临时居所。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这些人的存在提醒着人们:繁华背后,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