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有多地狱?世界冠军扎堆抢全国冠军,刘国梁张继科都拿不到金牌!

炎左吖吖 2025-11-11 11:14:30

全运会难打到什么程度?就连邓亚萍都不得不承认:“全运会的乒乓球项目是一帮世界冠军抢一个全国冠军,参加是证明自己的体现,但确实太难打了。” 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单打首轮,马龙的反手拧拉擦着球台边缘弹起,樊振东的暴冲擦着同一轨迹砸回。 这不是巴黎奥运的巅峰对决,而是全运会最普通的小组赛。 看台上,连国际乒联的技术官员都直搓手:“这哪是省队比赛?分明是7位奥运冠军、12位世界冠军在抢一张全国冠军门票。” 全运会乒乓球难打,难到连邓亚萍都感慨:“这是一帮世界冠军抢一个全国冠军。” 刘国梁、张继科两位大满贯得主,职业生涯从未染指过全运会单打金牌。 孔令辉四届参赛颗粒无收,许昕拿过无数银牌,唯独缺一座全运单打冠军奖杯。 即便是邓亚萍,也仅是女乒历史上连续两次夺冠的三人之一。 这份“优秀”,是用无数次“一轮游”“爆冷出局”堆出来的。 2025年的全运会更夸张,369名参赛选手里,藏着7位奥运冠军、12位世界冠军。 刚在巴黎夺冠的樊振东,得从小组赛开始厮杀。 北京队“双保险”马龙、王楚钦同组,上海队“全运会之神”樊振东镇守半区,连45岁削球老将侯英超都重出江湖。 女单赛场,世界前十来了七位,孙颖莎、陈梦、王曼昱分守不同半区,每轮晋级都像闯“鬼门关”。 “国际比赛是去摘金,全运会简直是去渡劫。” 网友的调侃,道尽了这里的残酷。 国乒主力最怕的,从来不是外国选手,而是自家省队的“土特产”。 全运会近30%选手使用直拍、长胶等特殊打法,这些在国际赛场几乎绝迹的“怪球”,专克国家队主力的套路。 37岁的郝帅用教科书级前三板,把00后小将打到怀疑人生。 削球手侯英超的“海底捞月”,连马龙都头疼。 更狠的是心理战。 陈幸同刚在法国0-3惨败,倒时差三天就杀回全运,为辽宁队争混双资格。 上海队许昕明明能退役享清福,偏要再战:“省里需要,义不容辞!” 这种“家乡荣誉感”,让全运会的惨烈远超奥运。 国际比赛输得起,可全运输球要被老乡念叨十年。 王曼昱上届全运会的纪录至今让人咋舌。 9天打18场比赛,平均每天2场高强度对抗。 2025年作为卫冕冠军,她女单、女团双线作战,还要面对省队小将“光脚不怕穿鞋”的搏杀。 对比世界杯5-7天的舒适赛程,全运会简直是“铁人三项”。 最要命的是比赛强度。 国际赛事遇到弱旅还能调整节奏,全运会从第一轮就是生死战。 樊振东在乒超13连胜的恐怖状态,到全运可能首轮就撞上王楚钦。 孙颖莎10日亮相单打,等待她的可能是研究她十年的省队教练组。 翻开樊振东的简历,你会看到神奇一幕。 三届全运会5金2银2铜,比他的奥运金牌还多。 反观大满贯得主陈梦,国际赛场所向披靡,全运会却屡屡受挫。 这种“国际龙国内虫”的反差,恰恰是全运会的独特价值。 这里检验的不是技术,是及时调整能力、应对突发状况的机智,是扛住省内领导期待的抗压能力。 00后小将林诗栋冲击马龙的那场球,就是最好的注脚。 小将把马龙逼到决胜局,虽败犹荣。 当陈幸同为混双资格拼命时,当37岁郝帅还能教育年轻选手时,我们读懂了中国乒乓的统治力来源。 孙颖莎的成长轨迹最典型。 2019年全运会初出茅庐,2025年带队河北队争冠。 连续三届全运会的锤炼,锻造出她如今“大心脏”的特质。 国际比赛再紧张,她也能想起全运时“一分一分咬下来”的日子。 全运会的“内卷”,从来不是内耗,而是中国乒乓长盛不衰的生存密码! 主要信源:(闪电新闻——邓亚萍谈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 一帮世界冠军抢一个全国冠军 这个...)

0 阅读:232

评论列表

Playboy

Playboy

2
2025-11-11 11:44

只说强项咋不说弱项呢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