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其实我们都被骗了,美国债务37万亿,已经不是天文数字,是宇宙数字了。 2025年8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联邦债务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到了10月中旬,债务已飙到37.9万亿,还在以每天25亿美元的速度往上涨,算下来,每个美国人身上背着十多万美元的债。 可 2025 年 8952 亿的国防预算一分没砍,光海军就拿走 2576 亿,航母单一项就吞掉几百亿,这背后全是美元体系在撑腰。 别的国家辛辛苦苦做外贸赚外汇,最后大多还得换成美债存着,毕竟全球贸易结算里美元占了大头,不储备点心里不踏实。 美国缺钱了就发债,2017年才19.9万亿的国债,短短几年就暴涨82%,2025年初突破37万亿,比29.18万亿的年GDP还高出一大截,早超了60%的国际警戒线。 最妙的是,它还能靠发新债还旧债,相当于拿着全世界的钱维持运转,养航母自然有了来源。 美联储的操作更是把这套玩法玩到了极致。2020年疫情时疯狂印钱救市,2022年又急着加息,一放一收之间,新兴市场就遭了殃。 斯里兰卡直接被榨干外汇宣布债务违约,埃及只能跪求IMF贷款接受苛刻条件,这都是美国转嫁危机的真实写照。 到了2025年10月,美联储干脆按下了缩表暂停键,还悄悄降了点息,表面说是防流动性紧张,实则就是怕加息推高债务利息,毕竟现在美债的净利息支出都快赶上国防开支了,再涨就真扛不住了。 这种“美国感冒全球吃药”的套路,让它不用心疼钱,军费反倒能年年涨。航母本身还成了维护这套体系的“打手”,形成了恶性循环。 11艘航母里,“福特”号造价130亿,每年维护费几十亿,“尼米兹”级32个月就得大修一次,50年服役期要修近50次,算上舰载机、护航编队这些配套,每艘都是流淌的金钱河。 可这些航母开到关键航道,就成了移动的“美元收费站”,控制着石油运输线,维系着石油美元体系,让各国不得不继续用美元结算。 2024年美国军费占全球37%,比后面十几个国家加起来还多,这笔投入本质上是给美元霸权交的“保护费”,反过来又靠霸权吸金养航母。 不过这套玩法已经开始露怯,全球都在悄悄“断供”。中俄贸易95%以上都用本币结算,俄罗斯外汇储备里人民币快占一半,沙特、巴西也在偷偷抛美债。 金砖国家推的CIPS系统已经覆盖189个国家,2025年上半年就处理了90.19万亿元业务,虽说还没法跟SWIFT抗衡,但架不住增速快。 美元指数创下35年来最低,贬了10%,全球外汇储备里美元占比跌到1995年以来的低谷,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警信。 最讽刺的是美国国内的光景,完全是“拆东墙补西墙”养航母。2025年特朗普政府为了省钱,把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国立卫生研究院间接资助比例从30%砍到15%,每年省那40亿,还不够“福特”号半个月的维护费。 1900名顶尖科学家联名反对也没用,哈佛22亿拨款被冻结,斯坦福裁了360多人,16个州联名起诉都挡不住经费缩水。 可就算教育科研砍得刀刀见骨,航母该建还建,军费该涨照涨,这波操作简直是把全球的钱都往军事里砸。 中国在这股变局里的角色越来越关键。完整的工业链让中国不用看美元脸色,稳健的制造能力支撑着本币结算的底气,就连军工体系都在稳步升级,这才有实力推动多边平衡。 越来越多国家愿意跟中国做本币贸易,不是因为人情,而是看到了摆脱美元绑架的希望。 毕竟谁也不想继续当美国航母的“买单侠”,看着自己的血汗钱被拿去造武器,回头还要被美元收割。现在的美国就像个拆了家里家具换钱买刀的赌徒,表面拿着刀镇住场子,实则家里早就空了。 37.9万亿的债务窟窿越来越大,全球去美元化的步子越走越快,等哪天没人愿意接美债了,就算有11艘航母撑场面,这“借鸡生蛋”的游戏也该玩不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