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越来越多,日本却在下降?除了管住嘴,这几点也关键 说真的,现在咱们身

奇玮随心养护 2025-11-10 14:45:24

中国糖尿病越来越多,日本却在下降?除了管住嘴,这几点也关键 说真的,现在咱们身边得糖尿病的人真是越来越多了!小区里遛弯的老张,才五十出头就揣着血糖仪;楼下早餐铺老板,三十多岁就因为血糖高不敢吃自己炸的油条。可你知道不?隔海相望的日本,前些年糖尿病患病率还在往上走,这几年反倒慢慢降下来了。都是东亚人,饮食习惯也有点像,咋差别就这么大呢? 好多人一听说控血糖,就拍着大腿说“那不就是少吃糖呗”,这话对,但也不全对。我坐诊这么多年,见过不少病人,甜的是一口不碰,可血糖还是蹭蹭涨。关键不是只盯着“甜”,而是要揪着“看不见的糖”和“吃的习惯”不放。就说日本吧,他们以前也跟着学西方,汉堡薯条吃得多,后来发现不对,又把老祖宗的“和食”捡了回来,还搞了个“食育”,从小就教孩子咋吃才健康。 咱先说说吃的门道,这可不是简单的“管住嘴”。日本有个“一汁三菜”的说法,就是一顿饭里有一碗汤、三盘菜,肉、菜、主食搭配得明明白白。我有个去日本交流过的同事说,那边的便利店卖的便当,哪怕是最便宜的,也会给你放好几种蔬菜,米饭还常常混着糙米、藜麦。 反观咱们,好多人吃饭要么是大鱼大肉管够,蔬菜就意思意思夹两筷子;要么就是顿顿离不开白米饭、白面条,精米白面吃多了,血糖能不高吗?老话说“粗茶淡饭保平安”,这话真没骗咱们,那些带点“糙”的主食,就像给血糖装了个“缓冲垫”,不会让它一下子蹿上去。 除了吃,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动得巧”比“动得多”更管用。我接诊过一个病人,为了降血糖,每天早上跑五公里,结果膝盖跑坏了,血糖也没控制好。这就错了呀!日本老人就很会动,他们不搞那种高强度的运动,而是“见缝插针”地动。 比如买菜时多走两步路,不坐电梯爬楼梯,甚至看电视的时候都站起来伸伸胳膊、扭扭腰。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偶尔一次高强度运动对控糖更有效。就像老话说的“细水长流”,运动也是这个理儿。 还有个反常识的点,好多人觉得“得了糖尿病就得把肉忌了”,其实不是!蛋白质不够,身体反而会分解肌肉,肌肉少了,消耗血糖的能力就差了,血糖更难控制。日本的饮食里,鱼肉、豆制品从来没断过,这些都是优质蛋白,就像给身体的“血糖调节器”添了燃料。我常跟病人说,别把肉当仇人,适量吃点鱼肉、鸡胸肉,比光吃蔬菜管用多了。 另外,定期筛查这点太重要了!日本从2008年就开始推行全国性的糖尿病筛查,40岁以上的人每年都能免费查一次。好多人查出来的时候只是血糖偏高,还没到糖尿病的程度,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就把病情拦在了门外。可咱们好多人,觉得自己没症状就不用查,等查出来的时候,并发症都快出来了。真应了那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最后再跟大家说说药的事儿,有些病人觉得“吃了药就万事大吉”,该咋吃还咋吃,这可不行!降糖药就像“帮手”,它帮你控血糖,但你也得配合着少吃点高糖的,多活动活动,它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要是你光靠药,自己不注意,就算吃再多药,血糖也稳不住。 其实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控糖的核心都离不开“吃对、动对、查对”。别觉得糖尿病离自己远,从现在开始,每顿饭多夹点蔬菜,少点一碗白米饭,走路时多迈两步,比啥都强。毕竟,健康这事儿,从来都是“防患于未然”最管用。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糖尿病报告(2023年)》; 2. 日本厚生劳动省《国民健康营养调查(2024年)》; 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0 阅读:334

猜你喜欢

奇玮随心养护

奇玮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