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这个冬天,注定难捱。当地时间11月9日,乌国家电力公司的一则通知让无数民众心头一沉——受俄罗斯持续打击能源设施的影响,全国多数地区在11月10日将实行全天限电,黑暗与严寒,正悄悄笼罩这片饱受战火的土地。 就在通知发布当天,泽连斯基在总统府接受采访时还遭遇了两次停电。第一次断电后靠发电机勉强恢复,没聊多久电力再次中断,这位总统只能在黑暗中对着记者尴尬微笑,轻描淡写地说这在基辅乃至全国都是常态。可这份“常态”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煎熬与整个国家能源系统的崩塌。 7日夜间到8日凌晨的大规模袭击,成为压垮电力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俄军动用了“匕首”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和数百架无人机,精准打击乌克兰的发电站、输电网络,波尔塔瓦、哈尔科夫、基辅等多个州的能源设施被直接命中。乌中央能源公司的所有发电设施全陷入瘫痪,发电量几乎归零,就连2024年遭袭后重建的发电厂也未能幸免。 电力一断,整个国家的运转都陷入停滞。街头的路灯灭了,城市夜晚一片漆黑;医院靠发电机维持基本运转,手术只能争分夺秒;学校被迫停课,孩子们的学习中断;商店早早关门,民生物资供应愈发紧张。有民众在社交平台分享现状,说现在日均用电不足4小时,供暖停了,只能裹着厚外套做饭,储存的饮用水也快见底,第聂伯河以东的部分城市更是直接陷入“静默”状态。 前线的处境同样艰难。火车补给因断电半路抛锚,装甲车没法检修,弹药库只能靠蜡烛照明,寒冬里的士兵既要面对战场的危险,还要抵御刺骨的严寒。泽连斯基多次呼吁西方加强制裁和援助,可现实却格外残酷。乌克兰过冬需要的天然气缺口超过20亿美元,可西方多国的援助加起来才2亿多,欧盟的部分援助还因“司法改革未完成”被冻结,美国更是直接冻结了援助预算90天。更无奈的是,乌克兰电网和欧洲标准不兼容,就算想借电都无从下手。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说“战争最苦的永远是老百姓,不管立场如何,没人该在寒冬里挨饿受冻”;也有人觉得“俄军打能源设施是战略选择,可终究伤及无辜”;还有人质疑“西方的声援太廉价,没有实际援助,乌克兰很难撑过这个冬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