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科技大学前校长吴建国说出了具体统一路径:两岸统一后都称“中国”,而台湾改为“中国台湾地区”,而大陆被称为“中国大陆地区”。内部治理保持不变,按照各自现有法律“依法分治”。 说句不好听的,吴建国这个建议听着像是在给统一问题开药方,实则是一锅夹生饭,既没解决核心矛盾,又把现实问题当成了过家家,简直是痴人说梦。 先看这套方案的“亮点”,统一后都叫“中国”,台湾改称“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叫“中国大陆地区”,内部治理按各自法律“依法分治”,听着挺像那么回事,但仔细一琢磨全是漏洞。 先说这“依法分治”,台湾的《中华民国宪法》和大陆的《宪法》压根就不是一套体系,这俩法律搁一块儿能不打架? 再说这“名称统一”,吴建国说都叫“中国”,可台湾方面一直强调“中华民国”,大陆这边坚持“一个中国”,这名称统一了,实质问题却没解决。 更关键的是,这种“名称游戏”根本绕不过“主权归属”这个坎儿,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是改个名字就能糊弄过去的。 再往深了挖,吴建国的这套方案压根儿就是在逃避现实,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两岸统一的核心问题从来都不是“叫什么名字”“怎么分治”,而是“台湾必须回到祖国怀抱”这个大前提。 现在台湾那边儿,民进党搞“台独”,国民党躲着走,普通老百姓对统一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吴建国作为前校长,放着这些根本问题不碰,反倒在“名称”和“分治”上绕圈圈,这不是耍滑头是什么?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这套方案还藏着“维持现状”的小心思,“依法分治”说白了就是让台湾保持现有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甚至可能保留“外交空间”。 可大陆的立场从来都是“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种“分治”方案本质上就是让台湾保持“半独立”状态,既不符合“一个中国”原则,也满足不了大陆的要求。 吴建国说要“经济融合优先”,但问题在于,这种融合必须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上,而不是搞什么“分治”,要是连主权归属都没解决,经济融合就是空中楼阁,谁敢跟一个“不确定”的伙伴深度绑定? 而且吴建国的这套方案要是真落地,美国第一个不答应,因为这等于把台湾问题“内部消化”了,美国就失去了打“台湾牌”的抓手,到时候,美国肯定插手干预,那这种“分治”方案能不能扛住外部压力也够呛。 现在民进党那帮人天天喊“台独”,国民党又不敢正面回应统一问题,普通老百姓对统一的看法也是各有各的算盘。 吴建国作为前校长,本应该站出来说真话、讲清楚统一的必要性,可他倒好,搞出这么一套“分治”方案,既不得罪“台独”势力,又不触怒大陆,这不是两边讨好是什么? 可问题在于,这种“和稀泥”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矛盾越积越深,所以说吴建国这套方案就是“换汤不换药”,表面上是统一,实际上是维持现状,表面上叫“分治”,实际上是逃避责任。 真正的统一,必须建立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必须解决主权归属问题,必须让台湾同胞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那种靠改名字、玩分治的把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问题变得更复杂。 大家聊聊,你觉得吴建国这套“统一路径”靠谱吗?是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是只是在绕圈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