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女子带孩子住院时发现,隔壁病床上的一岁宝宝只有70多岁的爷爷陪着,便好奇的问孩子的爸爸妈妈去哪了,没想到这一问竟然把老人问哭了,而老人接下来的一番话,不仅看哭了女子,也引起了一场爱心的接力。[ok] 同病房的周女士注意到,除了偶尔有个老奶奶来送饭,从不见孩子的父母露面。 经过交谈才得知,孩子的父亲在孩子两个月大时不幸遭遇车祸去世。 由于孩子父母没有领结婚证,母亲在孩子父亲去世后也离开了这个家。 照顾孙子的责任完全落在陆爷爷和他年迈的妻子肩上。 两位老人不得不重新学习育儿知识,如何冲泡奶粉、更换尿布都成了需要克服的难题。 陆爷爷最担心的是,万一自己和老伴不在了,年幼的孙子该怎么办。 周女士将陆爷爷家的情况发到网上后,很快收到了回应。 第一天就收到约三千元捐款,随后几天累计达到数万元。 周女士特意准备了笔记本,工整记录下每一笔善款,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除了捐款,还有人寄来尿不湿、奶粉和婴儿衣物等实用物资。 周女士的丈夫发现陆爷爷入院匆忙没带换洗衣服,特意为他买来新衣。 当地民政部门得知情况后,立即着手为这个家庭办理低保。 工作人员开始为孩子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 这项政策能为孩子提供每月固定的生活保障,直到他年满十八岁。 这笔稳定的补助,将大大减轻老人抚养孙子的经济压力。 目前孩子的肺炎已经好转,很快就能出院。 周女士打算帮陆爷爷办一张银行卡,把所有善款存进去,确保这笔钱全部用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所需。 新闻一出评论区炸开了锅。 “破防了!陆爷爷那句‘最怕的不是死,是走了以后孩子怎么办’直接给我看泪崩了。” “真的,这才是最朴实的亲情,自己生死看淡,最放不下的是孩子。” “周女士夫妇是真正的正能量!不仅自己帮忙,还搭建了爱心桥梁,账本那个细节太戳心了。” “现在敢经手捐款的人不多了,周女士用笔记本公开记录,这份担当太难得了。” “建议直接对接民政部门或正规基金会,避免好心款被挪用,不是不信任周女士,是流程规范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 “同意!看到说已经在办低保和事实无人抚养补贴了,这就放心多了,政策托底最重要。” “一个月前我们村也有类似情况,大家捐了五万多,其实农村这种‘一老一小’的家庭比想象中多,需要更多关注。” “我们这边也是,年轻人出去打工,家里就剩老人小孩,出点事真的难。” “看到‘尿不湿、奶粉、小衣服’这些捐赠清单突然泪目,都是最实在的东西!比喊口号强一万倍。” “爷爷接过新衣服时眼里放光的样子,像极了我们爷爷那辈人,永远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 “上一代人太苦了,自己永远排在最后,希望爷爷也能照顾好自己。” “希望当地妇联/村委会能建立长期帮扶机制,等热度过去,这个家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 “说得对,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才是长期难题,需要可持续的帮助。” “作为禄劝县人很心疼,我们这边山区多,很多家庭抗风险能力很弱,已通过周女士的渠道捐了200,尽份心力。” 你觉得普通人还能通过哪些具体方式来帮助像陆爷爷这样的特殊困境家庭?或者你见过身边有哪些有效的民间互助模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信息来源:上游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