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7 号,特朗普在华盛顿主持召开了美国与中亚五国的领导人峰会。实际上这个峰会机制是在拜登时期所确立的,特朗普将它原封不动的接过来,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目标呢? 特朗普这人看着做事随性,捡前任留下的峰会机制可一点不随意,全是精打细算的小算盘,核心就盯着两样东西:地下的资源和地上的地盘。 先说最实在的,中亚那片土地下藏着的宝贝太对美国胃口了。稀土、铀、钨这些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却是高科技和军工产业的命根子,少了它们,芯片造不出来,导弹大炮也没法生产。中亚五国里,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些国家的储量尤其丰富,简直是天然的资源仓库。 美国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对中国的依赖太重,这些关键矿产大多要从中国进口,等于自己的命脉捏在别人手里,万一哪天供应收紧,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军工生产线就得趴窝。 所以这次峰会,特朗普一门心思要推着签矿产合作协议,就是想把中亚的资源攥到自己手里,搭起一条绕开中国的供应链,彻底解开 “卡脖子” 的疙瘩。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峰会刚开完,实打实的协议就签了。哈萨克斯坦那个全球数得着的大钨矿,之前中国企业谈了好久都快成了,结果特朗普一撮合,哈方直接把 70% 的控股权给了美国公司,自己只留 30%。 乌兹别克斯坦那边也没落下,美国企业立马签了稀土和铜矿的勘探协议,摆明了要打包拿下中亚的核心矿产。特朗普在会上反复喊 “关键矿产多元化”,说白了就是 “别再跟中国买了,跟我合作”,那股子急不可耐的劲儿藏都藏不住。 抢资源的同时,地缘上的算盘也打得噼啪响。中亚处在欧亚大陆的正中间,历来被视作俄罗斯的后院,以前俄罗斯凭着历史渊源和安全承诺,在这儿话语权不小。 可现在俄罗斯深陷战事,国力耗得厉害,对中亚的掌控力明显松了,中亚国家也开始犯嘀咕,觉得这个 “安全保护伞” 没以前靠谱,想找更多靠山。特 朗普正好瞅准这个空当,借着峰会往俄罗斯后院钻,通过签协议、给投资,一点点扩大美国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要在普京的传统地盘上撬开个缺口,给俄罗斯添堵。 对付中国的心思就更明显了。这些年中国和中亚合作得太深入了,公路铁路修得四通八达,天然气管道直接连到家,中国早成了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美国看着眼馋又着急,怕中亚彻底跟中国绑在一起,自己在欧亚大陆的战略空间被挤没了。 所以借着峰会搞合作,又是签铁路合同,又是许诺投资,就是想用利益把中亚国家往自己这边拉,试图在中俄之间钉个楔子,削弱中国在中亚的存在感。 除了对着中俄使劲,特朗普还想借着中亚搭个新台子。他一直在推《亚伯拉罕协议》2.0,想让更多国家跟以色列和解,可中东的沙特、叙利亚那些地方太复杂,进展一直不顺。 中亚国家态度相对灵活,哈萨克斯坦已经率先签了协议,成了突破口。特朗普想借着峰会把这个模式在中亚铺开,迂回着推进自己的中东战略,这路子也挺符合他务实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 当然,空手套白狼可不行,特朗普也得拿出真金白银当筹码。跟哈萨克斯坦一出手就是 42 亿美元的铁路合同,还推动乌兹别克斯坦买波音飞机,用这些大单把中亚国家跟美国的利益绑在一起。 同时还许诺在反恐、网络安全这些安全领域提供支持,毕竟中亚挨着阿富汗,反恐也是他们的刚需,美国正好用这个拉近关系。 不过中亚国家也不傻,没那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这些年他们一直搞多元外交,跟中、美、俄、欧都有自己的峰会机制,不是简单地倒向谁,而是在大国之间找平衡,借着这些合作给自己捞好处。 他们乐意要美国的投资和技术,但也清楚跟中俄在历史、地理、经济上的联系拆不开,所以只会左右逢源,不会彻底站队。 这么一看,特朗普接盘峰会哪是没主意,分明是把资源、地缘、战略布局全揉在一起了。既想抢中亚的矿产解自己的燃眉之急,又想趁机撬动俄罗斯的后院、制衡中国的影响力,还想借着中亚推进自己的地区战略,每一步都是冲着实际利益来的。 管他是谁立的机制,只要能用得上、能捞着好处,特朗普才不在乎是不是 “捡现成” 的,毕竟对他来说,有用的才是好东西。 至于最后能不能如愿,还得看中亚国家怎么选,以及中俄会不会有回应,但至少现在,特朗普的算盘打得是明明白白。 参考文章:姚博士看世界 11.07 11月7号,特朗普在华盛顿主持召开了美国与中亚五国的领导人峰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