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墓前无人问,郑丽文来了,历史却没准备好 2025年11月8日,国民党主席郑

老海的观察 2025-11-09 23:41:35

吴石墓前无人问,郑丽文来了,历史却没准备好 2025年11月8日,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来到台北碧潭,为吴石将军献上一束花,这件事看着简单,背后却很有分量,因为从1949年国民党迁到台湾算起,整整七十五年里,没有一位在任的党主席公开去祭奠过他。 吴石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国民党中将,他在1949年暗中为共产党传递情报,后来在台北被处决,大陆方面于1973年追认他为烈士,周恩来亲自批准了这件事,而台湾官方对他的态度一直回避,相关档案也始终没有公开,他既是抗日英雄,也可以被视为叛徒,这种身份在台湾显得非常尴尬。 之前没有人去的原因有几个,民进党这些年推行"去中国化",把吴石这类人直接说成是"卖国贼",国民党方面也担心被指责为"统战工具",谁提这件事就会遭到批评,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吴石原本是国民党的人却帮助了共产党,这种事情在台湾很难解释清楚。 1986年大陆上映的老电影《血战台儿庄》,第一次正面拍摄国民党抗战的故事,台湾那边不让播放,但影片还是悄悄流传开来,很多人看完后说原来他们还记得我们,这次是大陆主动提起旧事,而郑丽文在自家门口补上了这个空缺,她没有去大陆,就在台北做了这件事,反而显得更加特别。 如今还有谁记得吴石这个人,北京西山有座2013年立的无名英雄纪念碑,碑上刻着吴石的名字,在台湾这边,一些老兵和研究历史的人会悄悄去给他扫墓,但没有人敢用政党的名义去做这件事,马英九在2024年回大陆祭祖时,也没有提到吴石,这次郑丽文虽然没有去大陆,却在台湾本地做了这件事,其实比出访还要不容易。 有人指责郑丽文在打苦情牌,但没人说明白为什么大陆方面纪念的人物国民党方面却不敢承认,党内已经出现反对声音,指出这种做法与党章精神存在出入,郑丽文本人始终避免使用"统一"这个说法,只强调要向先贤致敬,这种刻意淡化政治色彩的表述,反而让历史人物的身份显得更加突出。 吴石的死实际上不是敌人之间的矛盾,而是同族内部的争斗,现在台湾的教科书还把他称为叛国者,大陆教材则写他是民族英雄,郑丽文没有打算改变历史的定义,但她用行动承认了这个人是历史的一部分,即使这段历史大家都不愿意提起,即使它让人感到不舒服。 她这次出行,没有带很多人,也没有开记者会,只是一个人拿着一束花,静静站了几分钟,但这短短的沉默,比任何响亮的口号都更有力量,因为过去几十年里,不是没有人知道吴石的事,而是大家一直假装不知道,如今有人站了出来,哪怕只是弯下腰鞠个躬,也等于把那层遮盖掀开了。 我不认为这是打破隔阂,更像是在祭奠一段被遗忘的往事,还有那些被刻意回避的良知,国民党过去总把“中华民国”挂在嘴边,却对吴石这样的人绝口不提,如今终于有人提起他的名字,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至少不再装作视而不见。 这件事之后会不会产生连锁反应还无法确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历史不会等到人们完全准备好才发生,某些人与事终究需要面对,郑丽文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要看其他人是否愿意跟随。

0 阅读:672

猜你喜欢

老海的观察

老海的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