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二这件事 一个年轻人带着肯尼迪病的诊断书,在《繁花》剧组里写了三年剧本,最后名字缩在片尾角落。他不是要争什么名分,只是不想自己的痕迹被抹掉。 有人说是非对错法律自有定论,但法律管不到一个人的不甘心。古二晒出的录音里,有会议记录有创作讨论,有他对李李阿宝这些人物线的心思。剧组说他是资料收集员,可资料员会不会熬夜改台词,会不会为一场商战戏查半年金融案例。 现在他的公众号被封了,录音被指加工过,连 bing 情都被简化为“卖惨”。但bing是真的,剧本稿子是真的,那些被采纳的情节也是真的。一个bing人较真,或许不是因为贪图什么,只是身体垮了,时间不多了,想留点东西证明自己存在过。 行业里总有这样的影子编剧,干着核心活,拿着边缘名。大导演的戏需要光环,新人的名字不够亮眼,于是功劳归了能卖剧的人。古二倒下了,还有下一个古二,只要规则不改,这类故事只会重复上演。 真正让人沉默的是,一部讲小人物奋斗的戏,戏外却容不下一个小人物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