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匈牙利和美国同时宣布 11月9日,匈牙利和美国在俄能源制裁豁免期限上闹了出“各执一词”的大戏,匈外长西雅尔多直接喊话,说自家从俄罗斯买石油天然气的制裁豁免是“无期限”的,可白宫转头就拆台,强调豁免就一年,把外界看得一头雾水。 这出大戏的源头,是11月7日欧尔班亲赴白宫的会晤。两位领导人面带微笑的合影背后,藏着实打实的利益交换,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豁免。 匈牙利的强硬不是装出来的,2024年数据摆在那:74%的天然气、86%的石油都来自俄罗斯,两条管道就是国家的能源生命线。 没了俄能源,匈牙利GDP可能暴跌超4%,工业停摆、民生受创,这种后果谁也扛不住,欧尔班根本没退路。 美国的妥协更不是善心大发,特朗普自己都承认,匈牙利是内陆国没港口,换能源供应商难如登天,硬逼只会适得其反。 关键交易早就谈妥:匈牙利承诺买6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还签了核燃料合同,潜在合作总价值高达200亿美元。 匈方喊“无期限”,是想给国内吃定心丸,毕竟能源安全是底线,也想在欧盟内部立住不妥协的姿态。 白宫说“一年期”,是给自己留余地,既安抚盟友,又能后续继续拿捏匈牙利,地缘博弈从不含糊。 这事儿也撕开了欧盟的遮羞布,一边喊着2028年停购俄气,一边还有13%的进口依赖,内部裂痕根本藏不住。 匈牙利其实也在留后手,刚和法国、英国签了长期液化天然气合同,三条腿走路才稳,小国生存智慧尽显。 本质上这就是场现实主义的利益博弈,意识形态在民生经济面前,终究得让步。 所谓的“各执一词”,不过是双方各取所需的话术游戏,把地缘政治的虚伪演得明明白白。 就像2022年欧盟第一次对俄能源制裁时,德国也偷偷争取到了“北溪1号”的临时豁免,嘴上喊着团结,身体却很诚实,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工厂先停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