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布了! 11月6号,在华盛顿举办的“中亚五国-美国”高

康安说历史 2025-11-09 01:40:55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布了! 11月6号,在华盛顿举办的“中亚五国-美国”高级峰会上,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对外公布了一则重要合作消息:哈美两国已经正式签署关键矿物联合开发协议,接下来要一起开发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钨、锂、铜、硅、钾以及稀土金属等多种矿产资源。 美国为啥这么着急跟哈萨克斯坦绑在一起?还不是因为这几年美国在关键矿产上被卡得太难受了,自家 50 种关键矿产里,12 种完全靠进口,29 种一半以上得从国外买,尤其对中国的依赖深到骨子里。 就说稀土吧,美国 70% 的稀土都从中国进口,每架 F-35 战斗机得用 417 公斤稀土磁体,要是断供,生产线都得瘫痪。还有钨矿,美国 80% 的钨都从中国进,那些造机器用的硬质合金刀具,离了钨根本生产不出来。 更讽刺的是,美国加州有个芒廷帕斯稀土矿,开采出来的精矿得运到中国加工,再花高价买回去,等于把便宜原料拱手让人,再掏冤枉钱买成品,这种 “贱卖贵买” 的亏,美国早就不想吃了。 再看哈萨克斯坦,那可是实打实的 “矿产土豪”。全世界 28.52% 的钨矿都在中亚,光哈国就有 122 万吨,排世界第二。去年新发现的稀土矿床,资源量超 2000 万吨,仅次于中国和巴西,还有 38.7 亿吨磷矿、2.3 亿吨铬铁矿,全是硬通货。 更难得的是,这些资源能采很久,铁矿石按现在的速度能采近千年,煤炭也能采 350 年,简直是坐享金山银山。但哈国之前一直受限于技术,好多矿山资源利用率才 50%,比国际先进水平差远了,就像守着金饭碗却不知道怎么端好。 这次合作说白了就是 “美国出技术资金,哈国出资源地” 的互补。美国能拿到稳定的矿产来源,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哈国则能靠美国的投资升级矿业。 要知道矿业占哈国 GDP 的 10% 以上,之前中资企业在阿克托别州建的绿色矿山服务中心,把当地煤矿利用率从 50% 提至 85%,每年还减少 20 万吨尾矿排放,这就是技术带来的好处。 哈国肯定也盼着美国能带来类似的升级,毕竟这些矿产现在太值钱了,2025 年全球稀有金属市场规模都突破 3000 亿美元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全得靠这些 “工业维生素”。 可能有人问,这些矿物跟咱们有啥关系?太有关系了。你家的新能源汽车,一块动力电池就得用 50 公斤锂;手机里的芯片,离不开高纯硅和锗;就连医院的医疗设备,都得用铱和锆这些稀有金属。 哈美联手开发这些资源,会直接影响全球矿价。就像去年中国管制锑出口后,锑价从 1.3 万美元一吨涨到 3.8 万美元,美国弹药厂都被迫减产,这就是资源的威力。 美国这步棋其实早有预谋,之前就跟乌克兰签过类似协议,拿军事援助换矿产优先开发权,现在又盯上中亚这块宝地。毕竟中亚的钨、铀、铬铁矿储量都占全球一成以上,哈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拿下哈国的资源,相当于在全球供应链里插了根钉子。 而哈国也不傻,托卡耶夫心里清楚,单一依赖某个国家风险太大,跟美国合作能平衡资源出口渠道,还能拿到真金白银的投资,何乐而不为。 不过别以为这合作能一帆风顺。哈国之前跟中国合作的经验摆在那,河北万策建的智慧矿山中心,不仅有无人机勘探,还有尾矿全回收技术,把环保和效率都兼顾了。美国要是只想着挖资源卖钱,不帮哈国搞产业升级,恐怕走不长远。 而且全球矿产市场变数大,2024 年跨国矿业投资就超 120 亿美元,欧洲、北美都在抢产能,哈美合作能不能顶住竞争还不好说。 说到底,这场合作就是全球资源争夺战的缩影。美国急着破局供应链困局,哈国想把资源变成发展动力,双方各取所需,但最终的影响会蔓延到每个国家。 咱们普通人可能感受不到协议签署的瞬间,但未来买电动车的价格、手机更新的速度,说不定都跟这次哈美合作扯着关系。这棋盘上的一步棋,看着是两国的事,实则牵动着全世界的工业命脉,往后这资源的较量,只会越来越激烈。

0 阅读:399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