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新车价格随着通胀的压力持续上涨,德国人越来越买不起新车了。
按照目前彭博社的信息,现在买一辆新车大约相当于普通德国人 43 周(约合10.75个月)工资,而 1995 年约为 32 周(8个月),原因也很简单: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叠加通胀导致新车价格疯狂上涨,而普通德国人的工资可没有这么大的涨幅。(图一)
同时伴随着新车价格上涨的是3万欧元以下的车型供应在迅速减少。因为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欧洲很多入门级车型已经陆续停产。随着此类选择消失,更多需求转向二手车市场,但这些车也变得更贵,过去十年德国二手车价格平均上涨了 88%。在售的车型价格也在飞速上涨,几十年来被视为廉价出行象征的菲亚特 Panda 在 2010 年的售价约为 9,000 欧元。更新后的版本起价为 15,950 欧元,15 年间上涨近 80%。
那新能源车型就更不必说了,跟中国的供应链对比,欧洲的新能源供应链就是幼儿园水平,最简单一个例子:大众 ID 3——最初被定位为电动车时代的甲壳虫——起价为 33,330 欧元。相比之下,中国比亚迪在德国销售的电动 Dolphin Surf (海鸥)价格低至 22,990 欧元。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啥之前欧盟要做一个类似k-car的,价格在1.5-2万欧元的单独车型,要是再不做的话真的没有平价小车给到欧洲用户了。海外新车销量大v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