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女子在银行买了几根金条,看金价上涨,就拿了一根去银行兑换,没想到,工作人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1-08 23:01:23

重庆,一女子在银行买了几根金条,看金价上涨,就拿了一根去银行兑换,没想到,工作人员查看后却告知这是假的,女子质疑:金条是我在你们银行买的,你现在告诉我是假的?随即选择报警,警方介入后发现银行的金条是真的,问题出在了女子的闺蜜身上,网友:防火防盗防闺蜜!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重庆市民覃女士为了将三年前购买的金条兑现,前往银行办理业务,却被告知金条存在问题,银行工作人员在检测后表示,金条并非足金,覃女士对此结果无法接受,并出示购买凭证,坚称金条是在银行正规渠道购买,质疑银行存在问题,由于无法达成一致,覃女士选择报警,案件由警方介入调查。   警方首先对银行的销售环节进行核查,调取了三年前的交易数据和监控录像,结果显示,覃女士当时确实购买了三根50克金条,且购买的金条在出库时为真品,流程规范,没有异常,银行记录与金条编号完全一致,排除了银行售假的可能性。   随后,调查转向覃女士的家庭存放环节,警方来到覃女士家中,检查了保险柜的状况,保险柜外观完好,没有撬动痕迹,密码也只有覃女士本人知道,覃女士表示,金条一直存放在保险柜中,并未交由他人保管,但她提到,闺蜜黄某曾多次在家中借住,对保险柜的位置比较熟悉,这一信息成为调查的关键线索。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黄某近期在一家黄金回收店出售过一根50克金条以及多件黄金首饰,根据回收店提供的信息,警方确认这根金条的编号与覃女士报案时携带的假金条一致,同时,黄某的网购记录显示,她曾购买过仿真金条,编号与真金条完全相同,警方随即对黄某展开调查。   黄某承认,她在借住期间发现覃女士的保险柜有时未锁,便偷取了一些黄金首饰,起初只是试探性地将首饰变卖,见覃女士没有察觉,便胆子更大,决定用仿制金条调换真金条,这些赃款被黄某用于偿还债务和日常消费。   案件真相大白后,警方追回了部分赃款,并依法追究黄某的法律责任,覃女士的财产损失得到了补偿,但她表示,对这段友谊的信任已彻底破裂。   通过此案可以看出,熟人作案具有很高的隐蔽性,犯罪行为往往利用了受害者的信任,缺乏防范意识给作案者创造了机会,对于家庭财产的保护,除了依靠存放设备的安全性,还应提高对外界的防范意识,尤其是涉及贵重物品时,避免让外人接触存放地点,定期核对物品状态,降低被盗风险。    

0 阅读:61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