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国民党改了两岸政策,把之前的“不统不独不武”换了个说法,说“不拒绝统一,但得用和平民主的方式”。乍一听好像往统一这边靠了点,其实仔细琢磨全是套路。 关键就卡在“和平民主”这四个字上——国民党压根没说清,到底什么才是他们认可的“民主方式”。是回归一个中国原则下的协商对话?还是拿着“台湾民意”当挡箭牌,变相拖延统一进程?答案显然是后者。新任党主席郑丽文就职时喊着“开创百年两岸和平”,却始终回避统一的具体路径,只强调“不能单方面改变现状”,这不就是把“不统不独”的老调子,换了件“不拒绝统一”的新外衣吗? 国民党的套路从来没变过,都是跟着选举风向换话术。早年马英九时期靠着“不统不独不武”争取中间选民,如今郑丽文上台,一边说“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一边又不敢提具体的统一时间表,甚至让蒋万安这种曾回大陆认祖归宗的人物,在台湾光复纪念日只参加无关痛痒的诗歌朗诵会,对统一话题避之不及。他们心里门儿清,太偏向“统”会丢了本土选票,太偏向“独”又会失去大陆这边的信任,干脆用“和平民主”这种模糊词打太极,两边都不得罪。 更讽刺的是,党内真正的统派声音早就被边缘化了。之前党主席选举时,张亚中明确主张恢复“国统纲领”,重启政治对话,结果连提名门槛都没跨过;而郑丽文这种只谈“和平”不谈“统一路径”的主张,却能靠着派系妥协当选。现在国民党内部,本土派怕“统”字触怒选民,深蓝派不满其模糊立场,所谓的“政策调整”,不过是为了弥合党内分歧的权宜之计,根本不是真心想推进统一。 他们口中的“和平”,本质是维持现状的代名词。郑丽文反复说“两岸开战大陆经济倒退30年”,这种对两岸实力的误判,分明是在给“维持分治”找借口。要知道,大陆一直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早就为和平统一留出了最大空间。可国民党却把这种善意当成筹码,一边拿着大陆的惠台政策做人情,一边又在统一问题上打退堂鼓,连恢复两岸民间交流都要附加各种隐性条件。 再看“民主”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不是台湾单方面能说了算的。国民党刻意放大“台湾民意”,却忽略了两岸同胞共同的统一意愿,本质上是在分裂民族共识。就像当年《国内和平协定》中,共产党为和平统一作出最大让步,国民党却为了一己私利拒绝签字,如今他们的操作,不过是历史的重演——用“民主”包装私心,用“和平”拖延时间。 国民党现在负债21亿新台币,人才断层严重,调整两岸政策更多是为了2028年政党轮替铺路。他们想靠“不拒绝统一”争取大陆的好感,靠“民主方式”拉拢台湾中间选民,算盘打得噼啪响,却忘了统一从来不是可以无限拖延的议题。两岸同胞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统一行动,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话术。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政策调整,骗不了真正关心两岸未来的人。嘴上喊着“不拒绝统一”,行动上却回避核心问题,这样的“套路”,迟早会被历史和民意戳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