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有人欺,马瘦有人骑。以色列为什么在联合国五常中,偏偏针对中国发难?唯一能说明

烟雨评社 2025-11-08 15:26:28

人善有人欺,马瘦有人骑。以色列为什么在联合国五常中,偏偏针对中国发难?唯一能说明的问题是:在许多国家对以色列实施制裁的情况下,中国采取了中间立场,没有对以色列采取强硬措施。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发言,批评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违反国际人道法,但从来没推动过经济制裁或武器禁运。只是反复呼吁停火、提供人道援助,避免局势升级。这种中庸态度,让以色列觉得中国好欺负,不会真来硬的。 以色列的发难来得猝不及防。联合国大会上巴勒斯坦国旗升起时,以方代表铁青着脸退场,转头就派出议员窜访台湾,还公然宣称 “一个中国原则过时”,明摆着是把在巴以问题上的火气撒到了中国身上。 内塔尼亚胡在财政部会议上更直接甩锅,说中国和卡塔尔搞 “信息围困” 才让以色列被孤立,这套说辞连以色列本国媒体都看不下去,民调显示 62% 的民众都反对这种做法。 细究起来,中国的中立立场其实一直很明确。从 2023 年巴以冲突升级开始,外交部就反复强调 “中国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朋友”,既认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也重视以色列的安全关切。 2024 年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案中,中国代表更是清晰表态,既支持巴勒斯坦反抗外国压迫的权利,也反对借自决名义实施恐怖主义,这种平衡立场本是为了推动和平。 可以色列偏偏选了中国下手,背后的算计其实不难看清。当欧盟取消普惠制待遇让以色列年损失 80 亿欧元,英特尔 120 亿美元芯片厂转投爱尔兰,内塔尼亚胡政府急需转移国内压力 ——73% 的民众呼吁停火,政府支持率一跌再跌,找个 “外部敌人” 成了最简单的办法。 而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里影响力大,又始终坚持 “两国方案”,正好撞在了以色列 “单边安全论” 的枪口上。 更关键的是,以色列想借反华向美国递投名状。把中国列为 “第二大挑战”,刻意迎合特朗普阵营的情绪,试图保住美国仅剩的支持。 但这步棋明显打错了算盘,要知道以色列半导体产业 35% 的原材料都依赖中国供应链,真要翻脸受损的还是自己。中国驻以使馆用 “病急乱投医” 回应,这话算是点透了其中的尴尬。 中国的应对没跟着情绪化,既召见以驻华大使严正交涉,制裁涉事议员,又在安理会提出 “三轨并行” 方案,把焦点拉回停火和谈上。 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反倒让国际社会更认可中国的角色,中东问题上的支持率还涨了 5.2 个百分点。说到底,中立不是软弱,而是解决问题的清醒,以色列把这当成可欺的理由,显然是找错了方向。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