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红军城出最终真相结局。乌军总司令宣称七天内必为红军城解围,是因为若不通过

烟雨评社 2025-11-07 11:35:13

20天,红军城出最终真相结局。乌军总司令宣称七天内必为红军城解围,是因为若不通过反攻解除红军城之围,他这个总司令怕是当到头了。 战场上最危险的承诺,往往来自最绝望的时刻。当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公开宣称"七天内解围红军城"时,这座顿巴斯地区的战略要地已经变成了一个价值5亿美元的巨型陷阱。 红军城的分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场仗输不起。这座被乌方称为波克罗夫斯克的城市,是顿巴斯核心区域的交通枢纽,两条铁路干线和多条公路在此交汇,不仅是乌军东线的后勤命脉,更是防守中部腹地的最后屏障。 美国智库外交政策研究所直接将其比作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明确指出乌克兰输不起这场战斗,因为一旦失守,俄军就能切断顿涅茨克军事集群的补给走廊,甚至打开通往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道路。 从 10 月下旬开始,俄军用小股渗透、切断补给线的方式逐步收紧包围圈,到 10 月 31 日,60 平方公里的区域已被彻底孤立,通往外界的主干道全被火力封锁,无人机日夜巡逻,任何补给车队都难逃毁灭性打击。 被困乌军的处境早已濒临绝境。英国《独立报》披露,守在这里的乌军不到 6000 人,而俄军集结了约 4 万人,配备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空中支援强度达到每月数千枚航空炸弹,双方兵力对比接近 8 比 1。 士兵们面临弹药短缺、食物不足的困境,有被俘士兵坦言 “子弹打光了,伤员躺在地上没人管,渴了只能喝污水”,指挥系统也开始脱节,部分部队失去联系,撤退命令迟迟不下。 10 月 31 日晚,乌军派 11 名特种兵乘 “黑鹰” 直升机试图打开通道,结果刚着陆就陷入俄军无人机伏击网,短短几小时内全部阵亡,这场绝望的突袭成了压垮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乌军总司令的解围宣言,更像是被压力逼出来的背水一战。有乌方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总参谋部评估显示城内守军最多还能撑一周,但高层没人敢下令撤军,怕的是撤军引发整条战线士气崩溃,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位总司令甚至亲自前往防线坐镇,谋划在红军城北部的罗金西克和沙霍韦发起反攻,想通过阻断俄军攻势为被困部队解围。 可现实是,俄军的包围圈不断收紧,缺口从 15 公里缩至 5 公里,最后只剩 3 公里宽,还被地雷阵和猛烈炮火覆盖,外援根本无法进入,更尴尬的是,乌军第一亚速军已明确拒绝增援,理由是 “无谓牺牲”,等于断了被困部队的最后希望。 外界的质疑声也在不断加码。乌克兰前国防部副部长维塔利・德涅加在社交媒体公开呼吁,继续守卫已毫无意义,再不撤军会导致数个主力旅彻底覆灭,失去整个战斗骨干。 军事专家早就指出,乌军仍有能力组织有序撤离,但指挥部的犹豫不决正在让士兵付出惨重代价,有军官直言 “上面怕担责任,我们就只能在这等死”。 而俄军已经控制了机场、火车站等关键设施,乌军残部退守市中心少数建筑和季米特洛夫煤矿的地下坑道,虽有说法称矿区储备充足,但实际上已丧失机动性和反击力量,沦为困兽。 20 天的拉锯战下来,红军城的结局其实已逐渐清晰。乌军总司令的七天解围承诺,与其说是军事部署,不如说是为了稳住局面的无奈之举。毕竟这座城市的战略价值太关键,一旦失守不仅是战线的溃败,更是对其指挥能力的终极否定,到那时,他这个总司令怕是真的当到头了。 要是俄罗斯攻占了红军城,基本可以宣布赢了;反过来,要是乌克兰丢掉这座城,也让基辅高兴不起来。现如今,双方的角逐,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地激烈。不过,考虑到双方火力差距,一旦乌军在红军城陷入困境,形势可想而知。 信源:凤凰卫视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