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放弃接管安世! 却给中方出了两个难题? 近40天的安世之争有新动静,11月7日荷兰态度变了,不胡搅蛮缠了, 提了两个条件想暂停夺控制权:恢复关键芯片出口、理顺财务问题。 这哪是“放弃接管”,分明是闯了祸想甩锅!40天前还拿着1952年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当尚方宝剑,强行罢免中国籍CEO、冻结全球30家主体运营,现在倒好,自己扛不住了就提“条件”,把单边干预包装成“协商诉求”。 所谓“恢复关键芯片出口”,纯属颠倒黑白!安世70%的终端产能都在中国东莞工厂,荷兰暂停晶圆供应后,东莞没法封装成品,欧洲车企先慌了神——大众、雷诺紧急囤货,订单暴增三倍,芯片价格涨了20%,而荷兰本土晶圆厂却库存堆积成山。 荷兰心里比谁都清楚,没了中国的封装产能,他们手里的晶圆就是一堆没用的硅片。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早就警告,再断供几周,欧盟车企就得集体停产,每天损失数千万欧元,这种代价荷兰根本扛不起。 “理顺财务问题”更是无稽之谈!明明是荷兰安世单方面停供,还欠着东莞工厂10亿货款不付,转头倒打一耙说“财务有问题”。这种把违约当筹码的操作,简直是把商业规则踩在脚下,毫无大国担当。 荷兰态度急转弯,背后全是美国的“神助攻”。之前跟着美国搞“50%穿透性规则”制裁,结果美国突然暂停该规则一年,荷兰瞬间成了孤家寡人,所谓的“国家安全”理由一下就站不住脚了。 ASML的处境更是让荷兰投鼠忌器。这家荷兰巨头造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的高纯稀土,85%的稀土加工能力都在中国手里,虽然他们囤了几个月的库存,但长期断供根本撑不住,2026年中国订单大降的预警就是最好的证明。 闻泰科技这40天可是遭了大罪,股价两天跌停蒸发百亿,转型半导体的关键节点被硬生生打断。荷兰现在想“暂停夺控制权”,不过是想找个台阶下,既不想丢了中国市场,又不想让欧洲汽车业彻底崩盘。 中方的反制早就打在了七寸上。之前出台出口管制,禁止特定元器件出口,直接扼住了安世全球交付的咽喉,德国采埃孚、欧摩威等巨头纷纷来申请豁免,荷兰才明白,供应链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这场闹剧再次证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早已“你中有我”。荷兰想靠政治操弄抢夺企业控制权,最终只会反噬自身。所谓的两个“难题”,本质是荷兰给自己挖的坑,现在等着中方帮他们填。 中方愿意协商是出于全球供应链稳定的考量,但这绝不意味着妥协。荷兰必须先撤销所有不当管控,归还企业控制权,再谈后续合作——毕竟,尊重市场规则、不搞单边干预,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