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必须终身服药! 现在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去医院内分泌科看

向薇谈养 2025-11-08 14:53:42

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必须终身服药! 现在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去医院内分泌科看看,排队患者里十个有八个是2型糖尿病,老中青全覆盖。不少人一确诊就开始吃降糖药、打胰岛素,常年被血糖数值绑架,却鲜少有人真正摆脱药物依赖。 每家医院的方案都大同小异: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搭配饮食控制建议。可这些方法真能治好糖尿病吗?要是真管用,我就没必要写这篇文章了。 这就是关键所在:西药本质是对症压制,不是对因治疗。它用降糖成分暂时压低血糖数值,短暂作用于胰岛功能或代谢靶点,需持续用药维持。但身体里导致糖尿病的根源没解决,药效衰减或产生耐药性后,血糖必然卷土重来,并发症还会越来越多。 很多患者陷入误区:觉得血糖降下来就万事大吉,却不知长期依赖降糖药和胰岛素,会让自身胰岛功能越来越“懒惰”。门诊一位61岁患者就是如此,血糖升高7年,降糖药换了好几种,后期规律注射胰岛素,可血糖始终徘徊在7点多,还添了一堆难缠症状:整天疲劳乏力,爬两层楼都喘。 口干口苦得厉害,喝水没滋味;夜尿频繁,一晚上起三四次,根本睡不好;更奇怪的是上半身总出汗,后背衣服永远湿哒哒,下半身却凉飕飕,夏天都得穿薄袜子,活脱脱“冰火两重天”。西医说这是并发症,只能加药控制,可他越吃药越觉得身体虚。 在我看来,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体质失衡所致,根源在于脾肾功能失调、气阴运化失常。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肾主藏精,是先天之本。现代人饮食油腻高糖、熬夜久坐、缺乏运动,把脾胃伤了,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无法正常代谢,便积而为糖;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水液代谢紊乱,就会出现口干尿多、上下身寒热不均等问题。 我治糖尿病从不只盯着血糖数值,而是看整体体质。即便都是糖尿病,方子也可能完全不同。患者初诊时脉细,舌暗红、苔厚腻,辨证为脾肾两虚,核心是脾肾运化失常、阴虚内热。 初诊方子以健脾补肾、养阴清热为核心:北沙参、麦冬养阴生津,针对口干口苦;黄芪、苍术健脾益气,修复脾胃功能;生石膏、知母、黄连清热泻火,清除虚热;鬼箭羽、红花活血化瘀,改善肢体寒热不均;枸杞子补肾益精,石韦利水通淋,解决夜尿频繁,10剂药从根源调理。 服药10天后患者来深圳复诊,血糖降到7.2左右,口干口苦减轻、夜尿次数减少,但新问题出现:大便偏干,上下身寒热不均仍在,舌象转为淡红苔中腻,辨证调整为气阴不足、中焦蕴热。这说明脾肾功能有所恢复,但气阴未补足,湿热未清,需针对性调整。 复诊方子随即优化:去掉北沙参、麦冬,加芦荟润肠通便,添桂枝温通经脉、引导阳气下沉,改善下半身冰凉;生石膏维持45g剂量,持续清除中焦蕴热,再服10剂巩固。不是糖尿病治不好,而是没找到对证之法。 糖尿病的对手不是血糖数值,而是脾肾亏虚与气阴失衡;治好糖尿病的不是降糖药,而是让身体重回脾肾强健、气阴充足、气血通畅的状态。脾运化正常、肾阳气补足、气阴平衡了,血糖自然稳定,并发症也会慢慢消退。 很多人觉得糖尿病是“终身病”,实则陷入了“只降糖不调体质”的误区。这位患者7年依赖西药未愈,中医从体质入手,辨证调方20剂,不仅血糖稳定,折磨人的并发症也明显改善。只要找对根源、辨证准确,糖尿病完全能摆脱终身服药的束缚。

0 阅读:474

评论列表

学习

学习

2
2025-11-08 20:50

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鲁迅

用户16xxx31

用户16xxx31

2
2025-11-08 21:12

不懂别乱说!鲁迅也不是什么都懂。

剑客

剑客

2
2025-11-08 21:20

你门诊在哪里

王方江

王方江

1
2025-11-08 21:10

中医骗子…

猜你喜欢

向薇谈养

向薇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