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卢秀燕和侯友宜不愿意出席典礼,毕竟郑丽文当选主席是“台独分子”最伤心的事情。 说白了,卢秀燕和侯友宜勾心斗角,心怀鬼胎,其实他们两个人根本就不是国民党的同路人。 郑丽文有多不一样。以前国民党谈两岸议题,总爱含糊其辞,能躲就躲,生怕被民进党扣上“卖台”的帽子。可郑丽文一上台就不装了,直接亮明底牌“两岸同属一中,坚决反台独”,甚至敢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要让台湾人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而且她就职前后连出人事调整组合拳,先是公布中央党部高层名单,后续又调整地方党部主委,台中、南投、苗栗等关键县市都换了人,台中党部直接换上苏柏兴,把原本亲近卢秀燕的本土派势力边缘化,这一手直接打乱了卢秀燕和侯友宜在党内的布局。 更让两人坐不住的是,郑丽文要把国民党的权力重新收回来。以前的国民党早就没了中央权威,地方市长说了算,党主席更像个摆设,卢秀燕在台中、侯友宜在新北,各自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党内资源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俨然是地方诸侯。 可郑丽文偏要打破这种局面,她上任就明确表示“党要统一指挥,不能各自为政”,还借着朱立伦卸任前211人集体辞职的机会,用渐进式调整稳住党务,既留任部分老将保证运作,又换上自己信任的青壮派和统派人士,一步步把人事、财务权力收归中央。 这一下可就把卢秀燕和侯友宜逼到了墙角——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权力一旦被收走,以后在党内的话语权就没了,想靠地方势力谋求2028年参选资格的算盘也就落了空。 更重要的是,他们怕郑丽文的硬气反独立场影响自己的选票,卢秀燕的台中靠着大陆市场吃饭,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近3000亿美元,台中对大陆的农产品、工业制品出口占比不低,她却屡屡在关键议题上跟民进党“默契配合”,不仅替赖清德的施政失误“灭火”,还支持增加防务预算,回避“九二共识”,就是想讨好中间选民和浅绿势力。 侯友宜的新北有上千家台资企业,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和市场大多依赖大陆,可他靠着“无党籍”中立招牌当选,连疫苗采购都要看绿营脸色,压根不敢公开支持两岸交流,生怕丢了“恐陆”选民的票。 两人的缺席更是早有预谋的政治表态。郑丽文当选后第一时间给他们发了邀请,可两人找了各种借口推脱。 卢秀燕说“要处理台中民生事务”,侯友宜称“新北有招商活动”,但当天媒体就拍到卢秀燕参加的只是小型商家座谈会,侯友宜的所谓“招商”也只是例行企业走访,这些完全可以安排副手代劳的事,他们偏要亲自出席,说白了就是故意不给郑丽文面子。 更讽刺的是,卢秀燕之前连蔡英文、赖清德的就职典礼都积极参加,甚至坐着宣传车绕场造势,如今却对党内主席的交接仪式避之不及,这种双重标准恰恰暴露了她“蓝皮绿骨”的真实心态。 侯友宜则是怕被郑丽文的统派立场“牵连”,毕竟绿营早就放话要翻他的“论文门”旧账,他自然不敢跟这位硬气主席走得太近。 国民党喊了这么多年“反独促统”,可到了关键时候,卢秀燕和侯友宜想的不是怎么团结起来对抗民进党,而是怎么保住自己的权力和选票。 他们忘了国民党之所以能在台湾立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可现在为了一己私利,连党内主席的就职典礼都不愿出席,甚至私下联络其他派系大佬给新主席下马威,这种离心离德的做法,只会让国民党越来越涣散。 反观郑丽文,上台就敢亮明反独立场,动真格调整党内人事,想把国民党拉回正确的轨道,可偏偏遇到这两位私心作祟的地方诸侯。 说到底,卢秀燕和侯友宜眼里只有自己的政治前途,根本没有国民党的整体利益,更没有国家统一的大义,这样的人就算身居高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反而会成为国民党发展的绊脚石,让“反独促统”的口号越来越没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