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即日起停止向俄罗斯公民发放多次入境签证,这意味着俄罗斯人每次想去欧盟都得重新申请签证。俄方目前还没回应。 欧洲这道签证新政像一堵突然砌起的墙。布鲁塞尔官员们签署文件时或许觉得只是个程序调整,但对普通俄罗斯人而言,这意味着祖孙三代在巴黎咖啡馆的家族记忆、留学生寒暑假返乡的通道、商务人士多年经营的跨国网络,都被这纸公文拦腰斩断。 记得去年柏林音乐节现场,披着三色旗的俄罗斯乐迷曾与乌克兰观众相拥而泣。这种民间自发的情感联结,正被系统性切割。 欧盟边境管理局数据显示,新政影响约620万持有多次往返签证的俄罗斯公民,这些蓝色封皮的小本子突然变成了单程票。 克里姆林宫窗幔依旧低垂,这种沉默反而更令人不安。三年前欧盟对白俄罗斯实施类似政策时,明斯克在48小时内就祭出反制措施。如今莫斯科的迟疑,或许正酝酿着更复杂的战略考量。国际关系里没有凭空落下的靴子。 穿梭在莫斯科与法兰克福之间的贸易商安娜算了笔账:原本五年期签证成本均摊到每次旅行不到20欧元,现在每次申请需支付80欧元签证费外加强制保险,探亲频率注定要从季度变成年度。这些数字正在改写无数家庭的团聚节奏。 圣彼得堡的芭蕾舞者斯维特兰娜原本下月要去米兰巡演,此刻她的演出合同与签证页同样悬而未决。艺术家的舞鞋终究踢不穿政治铁幕,这类故事正在30多个申根国家同步上演。 当签证印章变成政治筹码,受困最深的反而是最普通的民众。那些计划带孩子参观罗浮宫的父亲、预订了阿尔卑斯滑雪之旅的青年、赶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学者,突然都成了地缘博弈棋盘上的卒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