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号,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在荷兰媒体上发表声明称,荷兰方面已经收到东方大国

小冯看国际 2025-11-08 01:49:08

11月7号,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在荷兰媒体上发表声明称,荷兰方面已经收到东方大国关于达成经贸协议的通知,这也意味着此前双方在经贸问题上的僵局已经被打破。声明中还指出,东方大国将向欧洲及全球供应晶片,荷兰方面预计几天内就会收到这些送往安世客户的晶片。 虽然荷兰方面的声明语气乐观,但仍有一些信息值得注意。 这场牵动全球半导体神经的供应危机,差点让欧洲汽车制造业陷入停滞。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芯片虽小,却深深嵌入欧洲汽车产业链的血脉之中。早在十月,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就拉响警报,警告可能出现的生产中断将引发行业停摆,每一个延迟交付的芯片都在悄悄拖累着全球经济的脚步。 表面上,这是一场商业纠纷,背地里却充斥着大国科技的博弈。美国推出的“50%所有权规则”在九月底投下震撼弹,直接将安世半导体卷入漩涡中心。荷兰政府随之冻结了这家中国旗下企业的资产与运营,一场围绕芯片的控制与反控制博弈悄然上演。 地缘政治的棋局上,筹码总是不断交换。美国在十月底作出让步,暂缓执行争议规则一年,为紧张局势按下暂停键。中国经济大臣随即确认,将为安世中国工厂恢复供货开辟绿色通道。荷兰方面的声明透着欣慰,他们预期“未来几天”芯片就能重新送达客户手中,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似乎正在消散。 细看荷兰政府的表态,你会发现精妙的外交辞令。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强调,荷方将继续与中方保持密切联系,并与欧盟委员会及国际伙伴紧密协调。简单几句话,透露出小小的荷兰在两大巨人之间行走的谨慎——他们既要维护与中国的商业关系,又不能背离欧盟和美国的政治立场。 彭博社的报道揭示了更深层的交易:荷兰政府已准备在确认芯片恢复出口后,搁置那份授权政府干预安世决策的部长命令。这表明,双方都在寻找体面的退场方式,用实际行动换取政策空间的松弛。 芯片供应危机看似解决,但根源上的地缘政治风险并未消失。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战略方向没有改变,欧盟追求“战略自主”的脚步也在加快。安世半导体的遭遇将成为跨国企业风险评估的新案例,提醒所有人:在全球化碎片化的时代,任何深植于国际供应链的企业都可能成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这场危机留给我们的思考远超事件本身。当芯片成为新时代的“石油”,各国在技术自主与全球合作之间该如何平衡?企业的跨国运营又该如何在政治夹缝中求生?答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66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15
2025-11-08 08:23

为什么就那么轻易的放过荷兰?

用户42xxx57

用户42xxx57

14
2025-11-08 08:27

荷兰先用不体面的方式抢了中国企业,为啥还要给菏兰留体面

上善

上善

11
2025-11-08 08:39

董事长复职了吗?管理权回来了吗?

青花树

青花树

7
2025-11-08 10:22

人民币结算,已经不关荷兰什么事了,它现在出来声明,无非就是安欧洲人的心。不然它赔不起…

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

3
2025-11-08 13:09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南方重离子型稀土是重中之重的稀有元素,它国的普通矿源都不是重点,只有稀世珍宝才是独一无二……

用户10xxx44

用户10xxx44

2
2025-11-08 08:48

在美国面前都没趴下,荷兰面前会这么软弱吗,那些爱喷的,用你们的脑子想一想再来开骂

用户15xxx97

用户15xxx97

2
2025-11-08 09:03

这就是美欧和中国的科技贸易战

梦里守候

梦里守候

1
2025-11-09 02:49

无风险的抢劫行为,荷兰做到了。

猜你喜欢

小冯看国际

小冯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