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乌克兰人聊到自家总统时曾说:“我知道不少中国人觉得泽连斯基以前是喜剧演员,当总统像个笑话。但2019年大选,我、我爸妈还有亲戚朋友都投了他,总共73%的乌克兰人选了他,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前总统波罗申科太失望了。” 2014年乌克兰的广场革命标志着一个转折点。那年冬天,抗议者涌上基辅街头,反对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放弃欧盟协议,转而亲近俄罗斯。示威从和平集会迅速升级为暴力对抗,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逃亡,超过100人丧生。新政府仓促上台,波罗申科作为巧克力业富豪,在提前选举中以54.7%的得票率胜出。他上任时承诺推动欧洲一体化、打击腐败并结束东部冲突。可现实远比口号复杂。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顿巴斯地区亲俄武装崛起,乌克兰军队仓促应战。波罗申科推动军队改革,引入北约标准训练,但补给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前线士兵常缺装备和药品。经济上,2014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缩水超过15%,通胀率飙升至60%,货币贬值三倍。老百姓工资勉强维持温饱,失业率居高不下。波罗申科的家族企业却通过离岸公司避税,资产规模不减反增。 波罗申科任内腐败问题成为最大痛点。尽管他签署多项反腐法,包括建立国家反腐败局和检察署,但执行力弱。寡头势力渗透政府,公共采购中回扣高达20%。一家大型银行被抽空数百亿格里夫纳资金,最终倒闭由纳税人买单。波罗申科公开宣称反寡头,却与多名大亨保持密切关系,他的巧克力工厂多次涉嫌逃税。地方层面,官员收受贿赂成风,上学看病办事处处需额外支出。国际透明度指数显示,乌克兰在2018年排名仅第120位,腐败感知严重。东部顿巴斯战争拖延四年,死亡人数超1.4万,数百万难民流离。明斯克协议虽签署,但违反事件频发,波罗申科的和平努力停留在外交声明。军队内部,军需物资层层克扣,士兵上前线时武器老旧。经济依赖西方援助,2014到2019年累计获得超过100亿美元,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基础设施重建缓慢。民众对波罗申科的失望从2016年议会选举中初现端倪,他的支持率从高点滑落至30%以下。 2019年总统选举前夕,乌克兰社会积怨已深。第一轮投票于3月31日举行,39名候选人角逐。波罗申科得票16.95%,排名第三,而喜剧演员泽连斯基以30.24%领跑。泽连斯基无从政经验,却凭借电视剧《人民公仆》爆红。该剧讲述一位普通教师意外当选总统,与腐败势力周旋,剧情直击民众痛点。播出平台为寡头科洛莫伊斯基的电视台,这一度引发质疑,但选民更在意他的新人形象。竞选期间,泽连斯基避开传统集会,转用社交媒体发布短视频,承诺结束腐败、推动和平、改善民生。他的口号“打破旧系统”简洁有力,获年轻人支持。波罗申科则强调国防和欧洲路径,但辩论中多次回避腐败指控。第二轮投票4月21日进行,投票率63%,泽连斯基以73.22%大胜波罗申科的24.45%。区域分布显示,东部顿涅茨克支持泽连斯基88%,南部敖德萨86%,西部利沃夫波罗申科稍占优56%。 泽连斯基胜选源于民众对旧精英的彻底厌倦。波罗申科五年执政虽有成就,如军队现代化和无签证欧盟旅行,但失败更突出。腐败未根除,寡头影响力不减,战争无解。泽连斯基的剧中角色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对廉洁领导的渴望。他的竞选不靠资金堆砌,而是借媒体影响力,获东部亲俄选民和西部亲欧群体双重青睐。选举结果创历史,泽连斯基得票超3000万张,波罗申科仅900万。国际观察员确认过程公平,尽管有零星舞弊报告。胜选后,泽连斯基组建“人民公仆”党,7月议会选举中该党获254席,控制立法。民众寄望他兑现承诺,但也担忧其缺乏经验。波罗申科转入反对派,偶尔批评政府,但影响力减弱。这场选举本质上是反建制浪潮,73%的选票不是对泽连斯基的盲目追捧,而是对波罗申科时代失望的集体宣泄。 泽连斯基上任后初期动作频频,聚焦反腐。5月就职次月,他推动议会通过恢复非法致富刑事责任法,填补波罗申科时期漏洞。9月,政府国有化科洛莫伊斯基的普里瓦特银行,拍卖资产用于社会基金。10月,成立最高反腐败法院,审理高官案件。撤换72名地方长官,名单多为波罗申科旧部。国家反腐败局调查范围扩大,2020年立案超500件。泽连斯基还签署电子申报法,官员财产公开透明度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赞其初步改革,但警告执行需加强。2020年春,他解雇多名检察官,打击司法腐败,但也引发改革派担忧,部分人视之为清洗异己。尽管如此,早年举措显示泽连斯基试图兑现竞选诺言,公众支持率一度超70%。这些步骤虽未根治顽疾,却为后续治理奠基。 这场选举背后的民众心声,值得每位关注国际事务的人深思。波罗申科的失望如何酿成泽连斯基的胜利?乌克兰的反腐之路又将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