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还是没阻拦住!蒋万安这次终于硬气了一回:11月5日外媒爆料,蒋万安当众宣布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07 19:08:50

民进党还是没阻拦住!蒋万安这次终于硬气了一回:11月5日外媒爆料,蒋万安当众宣布,正在跟大陆沟通双城论坛的相关事务,并且他还给出自己的态度:按照往例大概是在年底!双城论坛,这个原本只是台北和上海两座城市之间的交流平台,却每年都要闯过政治的层层关卡。今年也不例外。 双城论坛从2010年起步,本是台北与上海两城务实对接的桥梁,聚焦城市治理与民生合作。历经15届,它促成300多项协议,涵盖交通优化、职教互认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譬如,台北的垃圾分类经验输入上海,换来对方社区养老模式的借鉴;农产品检疫标准统一,让高雄莲雾保鲜期延长至15天,直航后台北凤梨酥半天内上架上海便利店。这些成果接地气,直接惠及居民日常,出口额也因此增长230%。论坛虽避开高层议题,却在基层织起经济网络,尤其对台湾电子业供应链至关重要,上半年出口下滑12%、订单损失近千亿新台币的压力下,此类平台更显价值。 2025年轮到上海主办,原计划9月25日至27日举行,主题定为“AI与城市治理”,分论坛涉及科技医疗、轨道交通和养老。台北市府早早抽签选定代表团,包括国民党与民众党议员,备忘录草案涵盖职教培训和水治理技术共享。蒋万安上任后已参与两届,此次将是第三次,他强调两岸关系越紧张,越需城市层级沟通,以对话取代对抗。市府9月12日即向陆委会递件,申请蒋万安率团赴沪,行程包括26日开幕式出席。上海方也积极响应,先遣团访台协调细节,释放善意如推动陆客团赴台。 审查程序却成拦路虎。陆委会以“对等原则”和“避免中央权责”为由,拖延数月。9月19日虽核准行程,但附加限制,如禁止接触大陆官员和签署不对等协议。9月22日,台北市府突宣布延期,称需更周延准备,实际源于MOU内容未决。绿营借此强化“四个不准”框架,包括不碰统战活动和不对等协议,此举虽称维护尊严,却让地方单位报备层层,时间成本飙升。过去疫情期间论坛转线上未断,今年却因程序卡关,商会急了,台积电与鸿海公开担忧供应链中断。民调显示,73%台北市民支持继续,理由直指经济实惠,而非意识形态。 蒋万安的坚持源于现实考量。11月5日议会质询,他明确表态:论坛已办15届,按惯例年底举行,台北有责任延续,以免中断交流链条。这番话经外媒如联合新闻网和BBC报道,迅速发酵,凸显其对地方自治的捍卫。不同于以往退让,他避开敏感议题,聚焦低争议民生领域,如智慧交通协议借鉴上海经验,提升台北青年就业技能。代表团抽签机制也确保透明,避免落人口实。这种策略性推进,不张扬却务实,回应市民期待,也为自身任期铺路——2026年连任在即,中间选民青睐实绩而非空谈。 延期后,协调未停。11月7日蒋万安重申时间未定,但双方持续沟通,传闻锁定12月25日至27日。陆委会反馈显示,职教与水治理备忘录获准,商会联合声明支持,强调论坛是修复订单的窗口。金门县长杨镇浯表态旁听,民众党议员加入团员,跨党派姿态渐显。两岸基层动向也微妙,9月东部战区演习首加救援科目,与金马建灾情通报机制,显示地方对接空间。相比绿营拒绝参与,此举凸显其孤立。论坛若成,将添数十项目,如捷运票务共享优化通勤,居民切身感受到便利。 从长远看,双城论坛是两岸“毛细血管”,维系理性窗口。蒋万安未提九二共识或一家亲,却用合作事实说话,展现国民党在地方的定力。绿营虽推“两岸城市交流条例”限缩,却遭工商界反弹,凸显政治口号难掩经济痛点。2024年台北主办时,主题“智慧治理、可持续未来”已签医疗与文化协议,证明机制韧性。2025年若年底重启,将是赖当局上台后首考,考验其“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承诺。市民视角,这不止政绩,更是生活保障——谁不想货物更快流通、技能更易互学?

0 阅读:1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