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买下日产全球总部!45亿抄底横滨黄金地段,这波反转太炸了! 快讯!快讯! 日本刚刚传来消息 11月6日,日本日产汽车传出重磅消息:正式宣布以9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出售位于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及土地,买家是中国敏实集团与美国KKR旗下公司组成的财团。 我的天!这哪是卖楼,分明是日产被逼到“断臂求生”的绝境!谁能想到,曾经叱咤全球的日系车企巨头,如今要靠卖掉自己的根来续命?这座22层的总部大楼可不是普通办公楼,2009年从东京银座迁到横滨,地处车站附近的黄金地段,不仅有办公区,还藏着日产的车型展厅,当年建成时风光无限,现在估值都超1000亿日元,结果970亿就贱卖了!更讽刺的是,卖了之后日产还不能走,得跟新主人签20年租赁合同接着用,等于自己的总部自己租,活成了“寄人篱下”的打工人,这憋屈劲儿,想想都替它脸红! 日产这波操作背后,全是血淋淋的亏损数据在撑腰!2025年一季度财务赤字高达6708亿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310亿,亏得底朝天!为了止损,它早就喊出要在2027年前关闭7家全球工厂,裁员2万人,相当于砍掉近五分之一的员工,全球产能直接砍到250万辆!之前还想跟本田抱团取暖谈收购,结果谈崩了,走投无路才盯上了总部大楼这块“最后的资产”,卖楼的钱说白了就是填窟窿、搞所谓的“经营重建”,可这哪是重建,分明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苟延残喘! 说到买家之一的中国敏实集团,这才是真正的“闷声发大财”的狠角色!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但在汽车零部件圈,它可是稳坐头把交椅的“隐形巨头”!1992年成立,专做风挡饰条、电池盒这些关键零部件,客户涵盖了全球80%的主流车企,连日产自己都是它的老客户,等于现在“供应商”直接成了“房东”,这身份反转也太戏剧性了!2024年它营收都冲到231亿,净利润23亿,赚钱能力杠杠的,还早就布局海外,在塞尔维亚开了工厂,把中国技术带过去,让生产线效率直接提升30%,这次联手KKR拿下日产总部,分明是瞄准了日本汽车产业核心圈,想进一步扎根全球供应链! 这里藏着三个行业关键点,看懂了就知道这波交易有多颠覆!第一个是“售后回租”,这是企业缺钱时的常见操作,但全球车企把总部这么重要的资产拿来售后回租,日产绝对是头一批,足以见得它资金链紧张到了极点;第二个是“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阵痛”,日产不是没试过转型,推过纯电轩逸、艾睿雅,结果要么质量问题停产,要么定价离谱销量崩盘,寄予厚望的N7车型上市即巅峰,三个月就销量腰斩,还被投诉车机死机、电池故障,转型转成了“翻车”,这才让财务窟窿越撕越大;第三个是“中国汽车产业逆袭”,以前都是日本车企来中国跑马圈地,现在中国零部件企业都能收购日本车企总部了,敏实的崛起不是偶然,是中国汽车供应链从追随者变成引领者的缩影。 你觉得日产卖总部能起死回生吗?中国企业收购日本车企核心资产,是不是意味着行业格局要变天?其实答案很明显,日产的问题根本不是卖一栋楼能解决的。它的电动化转型慢半拍,产品跟不上市场节奏,智能化配置被中国新势力甩几条街,就算拿到卖楼的739亿日元收益,也只是杯水车薪。反观敏实,一边给全球车企供货,一边布局海外,还能抄底日产总部这种核心资产,这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全链条的实力支撑。 这波交易最打脸的,是那些看不起中国汽车产业的人。曾经日系车凭着可靠性垄断市场,现在却被自己的供应商“抄了老家”;曾经中国企业只能做低端零部件,现在却能在日本本土拿下黄金地段的地标建筑。这不是运气,是中国汽车产业十几年深耕的结果,从零部件到整车,从技术研发到全球布局,我们一步步实现了逆袭。 日产的衰落和敏实的崛起,早就写好了剧本:跟不上时代的终将被淘汰,踏实搞技术、谋布局的终将站在顶端。这栋横滨的总部大楼,以后不仅是日产的办公地,更会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逆袭的见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