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李世民将李建成杀害之后,第一时间便去找大嫂玳姬,见到大嫂之后,将她压

代天谈历史 2025-11-07 17:29:15

公元626年李世民将李建成杀害之后,第一时间便去找大嫂玳姬,见到大嫂之后,将她压在床上说:“李建成已经是我的刀下亡魂,你最好从了我,”玳姬自知在劫难逃,便提出一个过分的要求。 玄武门事变爆发于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亲信在城门伏击,射杀李建成,继而除掉李元吉。事变后,东宫陷入混乱,李世民掌控局面,迅速处置建成一系。李建成妻妾郑观音作为太子妃,身份敏感,她在政变中幸存,却面临未知命运。史料显示,李世民对东宫女眷的处理较为克制,未见立即加害记录。 郑观音被安置别馆,脱离东宫核心。这说明李世民巩固权力的策略,既清除威胁,又避免过度屠戮以安抚人心。郑观音的求存之举,据野史记载,她曾以自身条件换取子嗣安全,但正史如资治通鉴未载此节。 事变当天,李世民入主东宫,查抄财产,赏赐亲信。郑观音的别馆安置,源于李世民的权衡,他需平衡旧臣情绪,避免女眷惨案激起反弹。唐初礼法,皇室寡妇多获安置,她的情况符合此例。但建成子嗣的灭门,显示李世民的决绝。 郑观音的条件若真,则是母性本能的抗争,却难改大局。史书对她的记载寥寥,仅墓志提及别馆生活。这反映唐史编写偏向胜者,弱者声音易被湮没。李世民的处置,兼顾实用与形象,他即位后追封建成息王,间接安抚遗孀。 李世民的权力巩固,离不开对东宫的全面控制。郑观音的求饶传说,虽无正史支撑,却流传民间,源于对人性挣扎的想象。实际处理中,她未见公开抗争,更多是顺应时势。建成一系的灭绝,确保李世民无后顾之忧。郑观音的别馆生活,远离朝堂,却在皇城内度过余生。 事变后,李世民逼李渊禅位,自立为帝,改元贞观。东宫旧址归其使用,郑观音继续别馆生活,未再涉政事。她抚育幸存女李婉顺,直至其婚配。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郑观音获息王妃称号,名义上尊荣。贞观二年,她生女,后封高阳公主,但史载其精神渐衰。宫中避谈旧事,她鲜少露面。贞观后期,郑观音病逝,葬于昭陵侧,无碑铭。 李世民即位后,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国力渐强。郑观音的别馆安置,获基本供给,她偶尔入宫见女。贞观中叶,高阳公主出嫁房遗爱,她参与婚事,却身体虚弱。她的墓志出土,证实别馆经历,无怨言记载。李世民对遗孀的宽待,部分源于修史需要,掩盖政变残酷。郑观音的离世,高宗时发生,享年近八十。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