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

未央细说 2025-11-07 16:25:46

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直接掉转方向,亲西方的老政府被选民骂着赶下台,三个天天喊“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的政党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给接了。   新总理巴比什刚坐稳总理府的椅子,就对着镜头撂下一句硬话:“捷克人的钱,得花在自己的医院、自己的老人身上,国库的钱绝不会再给乌克兰买弹药。”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这位曾执掌过捷克政坛的富豪总理,上台第二天就签署政令,冻结了尚未拨付的3.8亿欧元对乌援助款,还要求财政部重新审核过去两年的援乌账目。   要知道,这个人口刚过千万的东欧小国,此前可是援乌阵营里最坚定的“急先锋”,2024年对乌援助占GDP比重达0.3%,远超欧盟平均水平,自家的兵工厂三班倒赶工,每月往乌克兰输送的炮弹就超过2万枚。   老百姓的怨气早攒够了,50多万乌克兰难民涌进捷克,占总人口近5%,相当于每20个捷克人里就有1个难民,首都布拉格的住房租金半年涨了40%,不少本地年轻人被迫搬到郊区;超市里的面粉、食用油价格连番上涨,CPI同比涨幅一度冲到7.8%,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却迟迟没上调。   更让人心寒的是,国内多家医院因为资源被难民挤占,本地患者的手术排期硬生生延后了两个月,社交媒体上全是“先救自己人”的呼声,老政府还在议会力推追加2亿欧元援乌预算时,选民的不满终于在选票箱里彻底爆发。   更要命的是,捷克的转向根本不是孤例,隔壁斯洛伐克新政府上台比捷克早半个月,总理菲佐上任第一天就宣布停供所有对乌武器,连已经打包好的S-300导弹系统都直接截留,还放话“不会让斯洛伐克士兵为别人的战争流血”。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紧接着表态,称“援乌已经拖垮中东欧经济”,公开支持捷克的决定,原本被欧盟视作“援乌前沿”的中东欧三国,一夜之间成了“退援联盟”,布鲁塞尔精心维系的援乌阵线,硬生生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最讽刺的是欧盟吹得天花乱坠的“百万炮弹计划”,这下彻底露了怯,这个号称要在2025年底前向乌克兰输送100万枚炮弹的计划,如今只交付了28万枚,还差着72万枚的窟窿。   而捷克的兵工厂原本承担着该计划20%的产能,现在生产线一停,缺口更是没法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记者会上被追问时,支支吾吾半天只说出“会寻找替代供应方”,可谁都清楚,欧洲其他国家的兵工厂早就满负荷运转,短期内根本填不上这个坑。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那边突然断了援乌的“奶”,美国国会参议院连续两次否决了拜登政府提出的600亿美元对乌援助法案,共和党议员咬死“要先审计此前的援助资金去向”,摆明了要卡脖子。   要知道,此前美国承担了乌克兰近40%的军事援助,一旦彻底断供,乌克兰的弹药库存撑不了6周,原本指望跨大西洋联手撑场面的乌克兰,现在成了没人管的“弃子”,泽连斯基政府紧急派外长访捷,却连巴比什的面都没见着。   能源问题早把中东欧国家逼到了墙角,捷克之前4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为了响应欧盟的对俄制裁,硬着头皮转向从美国、卡塔尔进口液化天然气,价格直接涨了3倍。   2024年冬天,捷克家庭取暖费平均上涨120%,不少中小企业因为能源成本飙升倒闭,仅布拉格就有200多家工厂关门,失业率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巴比什算得门儿清,再顺着欧盟的路子走,自己的执政根基迟早要垮,先保民生才是硬道理。   西欧国家的态度也耐人寻味,德国、法国嘴上喊着“要坚定援乌”,却没一个敢真给捷克施压——德国的汽车企业在捷克有12家零部件工厂,法国的能源公司靠向捷克出口LNG赚得盆满钵满,谁都不想得罪这个新政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倒是想出台惩罚措施,可一想到捷克手里握着申根区边境管控的话语权,立马就歇了心思。   说白了,捷克的转向根本不是“背叛”,而是老百姓用选票算清了账,欧洲政客们在布鲁塞尔喊着“道义至上”,可埋单的却是每个普通家庭的钱包。难民安置要花钱,武器生产要拨款,能源替代要砸钱,这些成本层层转嫁到民生上,再坚定的“政治正确”也扛不住柴米油盐的压力,巴比什不过是把藏在台面下的矛盾摆到了明处,戳破了欧盟“团结援乌”的假象。   现在的欧洲政坛彻底乱了套,一边是布鲁塞尔强撑着要“加码援乌”,一边是中东欧国家纷纷掉头保民生;一边是乌克兰急着要弹药,一边是美欧互相甩锅,捷克这步棋一走,那些还在硬撑的欧洲国家,会不会跟着转向?乌克兰的冬天还没到,可他们的援乌“冬天”已经来了。   你说这波转向会不会让欧盟的援乌阵线彻底散架?评论区聊聊呗!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