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院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6日,美国最高法院正式就总统特朗普任内推行的大规模“对等关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这场争论不仅牵动美国国内政治神经,更引发全球市场高度关注。而令人意外的是,原本被看好拥有保守派优势的特朗普,在口头辩论后胜诉概率不升反降。 特朗普当年推“对等关税”的时候,嘴硬得很:“你给我的东西收多少税,我就给你的东西收多少,这才叫公平。”道理简单粗暴,那时候确实圈了不少人支持。他拿《贸易扩张法》第232条当挡箭牌,说外国货冲得美国产业扛不住,这关系到国家安全,总统有权力直接加税。就靠这套说法,他给进口钢铁加了25%的税,铝加了10%,后来还把这政策用到了不少别的商品上。 可现在最高法院真较起真来了。有位大法官直接反问:“要是总统说进口袜子都威胁国家安全,那也能随便加税吗?”这话一下子戳到了根子上,要是“国家安全”成了万能借口,总统岂不是能绕开国会,想给谁加税就给谁加税?要知道,美国宪法写得明明白白,征税的权力是国会的,总统本来就没这个特权。 更有意思的是,连他自己这边的保守派大法官都在拆台。以前大家都觉得保守派会护着政府的权力,结果这次好几位关键大法官都在强调“权力要互相牵制”。他们怕的是开个坏头:今天特朗普能靠232条加关税,明天换个总统,是不是能用同样的理由搞别的限制?到时候国会的权力就被架空了,这可比关税本身危险多了。 其实这案子早不是新鲜事儿了。当年美国商会和不少企业就把政府告了,说关税没帮到美国产业,反倒坑了自己人。央视网之前也报过,那时候全球好多个国家马上就反击,美国差不多800万人的工作都受了影响,农民最惨,大豆这些农产品根本卖不出去,不少农场主差点就破产了。特朗普政府后来掏了几百亿美金补贴救急,可窟窿是越填越大。 现在特朗普又回白宫了,这案子赢不赢就更关键了。要是最高法院判他输,那他以后再想搞“对等关税”就没那么容易了,得先过国会这一关;要是赢了,他接下来的贸易政策肯定更激进。全球市场都盯着呢,美国的零售商怕进口货涨价,出口企业怕外国再反击,股市里那些跨国公司的股价都跟着波动。 有律师看完辩论分析说,特朗普赢的几率从之前的六成降到了四成。核心问题就是他把“公平贸易”和“国家安全”搅和到一块儿了,可法律不吃这一套。大法官们要的是个明确的边界:总统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国家安全当理由?总不能一句“我觉得有威胁”就说了算吧。 说白了,这场辩论不只是特朗普和最高法院的较劲,更是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又一次掰手腕。特朗普想靠“硬气”搞贸易保护,可美国的司法体系不给他开这个绿灯。对全世界来说,这倒是个信号,美国的关税大棒,可能没那么容易挥起来了。 至于最终结果,大概几个月后才会出来。但不管最后赢没赢,有件事是肯定的:搞贸易不是靠“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就能搞好的,把国内的问题甩给外国,拿关税当武器,最后只会坑了自己。当年美国农民的损失、企业的抱怨,都是实打实的教训。现在最高法院把权力的尺子亮了出来,特朗普再想靠关税博眼球,怕是没那么简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