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前董事长曾经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死岛”!这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给出的答案! 当初拍板去美国亚利桑那建厂,台积电想得挺美:拿美国的补贴,占美国的市场,还能躲开两岸局势的影响。可真落地才发现,这哪里是建厂,分明是跳进了美国设好的 “圈套”。 120 亿美元的投资一路涨到 650 亿,钱花得像流水,产能却连影子都没见着。最坑的是,美国给的百亿补贴全是 “带刺的糖”— 不仅要求十年内不准在大陆建先进制程工厂,还逼着台积电把核心技术往美国迁,等于直接捆死了它的全球布局。 更要命的是设备被 “阉割”。台积电美国工厂要搞 5 纳米、3 纳米先进制程,离不开荷兰 ASML 的 EUV 光刻机。可美国一句话,ASML 卖给台积电的设备就成了 “减配版”— 少了高数值孔径升级功能,看似能生产,实则永远追不上技术迭代的脚步。 2024 年 ASML 的出货数据摆在那,给美国的 EUV 里,能升级的连 15% 都不到,台积电订的 6 台全是 “阉割货”,这哪是让它建厂,分明是让它当 “技术试验田”。 供应链更是翻车。生产先进芯片需要超高纯氢氟酸,纯度得达到 99.999999%,差一个 “9” 都不行。台湾本土靠台塑供应,可到了美国,只能用美国本地的货 —纯度才 99.999%,差两个 “9” 就差了一个天堑。 用这种原料生产,芯片良率直接跌破 30%,而台湾本土工厂能稳定在 85% 以上。更讽刺的是,全球能稳定供应高纯度货的,除了日本,就是大陆的多氟多、新宙邦。 可美国搞 “友岸外包”,逼着台积电远离大陆供应链,结果就是 “合规的不合格,合格的不合规”,试产一次败一次,量产时间一推再推,从 2024 年拖到 2025 年,至今没拿出一颗能卖的商用芯片。 台湾经济早就被台积电 “绑架” 了。芯片产业占了台湾 GDP 的 19%,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台积电一家就占了台湾股市总市值的四分之一。 全岛经济都吊在这一棵树上,本来就够危险,结果台积电还把核心人才往美国搬。为了支援美国工厂,3000 多名核心工程师从台湾派驻过去,其中不乏负责 3 纳米制程的骨干。 可美国那边早挖好了坑,用高薪和永久居留权当诱饵,半年就挖走了 500 多名技术人才,连 3 名研发副总裁都留在美国不回来了。 人才一走,台湾本土的研发进度直接掉档:3 纳米产能爬坡慢了 4 个月,4 纳米改良制程验证周期多了 2 个月。这可不是小事,半导体行业拼的就是速度,你慢一步,对手就往前冲一步。 三星趁机抢单,2024 年 3 纳米市占率从 18% 涨到 26%,台积电却从 72% 跌到 65%,AMD、高通都开始把订单分给三星和英特尔,就怕台积电掉链子。 别以为台积电和大陆没关系,其实早就是 “你中有我”。台积电 40% 的封装测试业务都靠大陆的长电科技、通富微电,这些企业帮它降低成本,它才能在全球压价。大陆还是它第二大市场,2023 年 19% 的营收来自大陆,华为、小米都是它的大客户。 可现在,台积电被美国逼着疏远大陆,结果就是大陆客户开始找替代方案 — 中芯国际的 7 纳米制程已经量产,虽然良率和成本不如台积电,但足够满足中低端需求。 2024 年上半年,台积电给大陆客户的报价降了 8%,可给美国客户的报价却涨了 12%,一边降价抢单,一边被美国薅羊毛,里外不是人。 刘德音喊 “经济死岛”,其实是说反了。台湾经济的风险,从来不是来自两岸统一,而是来自这种 “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 的畸形依赖,来自被美国政治裹挟的战略误判。 台积电美国工厂投了 650 亿,2024 年贡献的营收还不到 5%,成本却比台湾本土高 50%;人才流失、设备阉割、供应链断裂,每一个坑都在消耗它的技术优势;而台湾全岛经济跟着它赌,一旦芯片产业出问题,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真要到了那一天,不用谁 “强攻”,经济自然就陷入绝境。 参考资料: 美国设厂头大了?外媒曝台积电背后困境.--台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