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可能已经没人可死了,有俄军士兵在打扫顿涅茨克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的战场时,发现阵亡的乌军士兵多为外国雇佣兵,占比可能至少达到60%左右,其中包括非裔美国人和拉丁美洲国家的人。 顿涅茨克康斯坦丁诺夫卡战场上那62%的外籍阵亡占比,根本不是偶然,而是乌克兰兵源彻底见底的铁证。俄军士兵弯腰捡起的那些花花绿绿的证件,哥伦比亚的驾照、巴西的退伍证、非洲某国的难民登记卡,摊在地上比菜市场菜牌还杂乱,这哪是什么战场,分明是基辅当局开的“生命大卖场”,只不过货架上摆着的全是外国人的性命。 乌克兰早就没人可派了。俄罗斯国防部2025年10月的战报说得明白,单周之内乌军在顿涅茨克方向就损失了10935人,东部集团军3600人、西部集团军1600人,这样的损耗速度,就算把全国适龄男性都拉上战场也顶不住。 别提2025年前四个月逃兵人数已经突破5万,每天都有400多人扔掉枪跑路,防线全靠硬填人才能勉强维持。 国内征兵早就没了底线,之前还只是抓壮丁,现在连18到22岁的青年都要通过“离境筛查”卡着,老人和学生更是早就被筛了好几轮,街头连个能扛枪的壮劳力都难见到,可不就得把主意打到外国人身上。 这些外籍雇佣兵说白了就是被当成耗材填进来的。2022年冲突刚爆发时,乌克兰还能靠泽连斯基的呼吁骗来些欧美退役军人,当时外长库列巴说有2万人报名,可实际到位的也就4000人左右。 到2025年,欧洲和北美人死怕了,来得越来越少,国际军团人数降到1000到2000人,基辅就把招兵重心转到了拉美,哥伦比亚、巴西的失业青年成了主力,占比硬生生涨到了40%。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在本国一家子月收入都不到100美元,乌克兰开出的3400美元月薪,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哪怕知道是去送命也愿意赌一把。 荒唐的是美国私人军事公司还跑到监狱里招墨西哥毒贩,许诺高薪和减刑,第一批几百人早就送到了前线,结果没几个活过夏天。 可这些抱着捞钱念头的人,到了战场才发现所谓高薪就是张空头支票,英国退伍兵普里迪刚到乌克兰军事基地就傻了眼,说好的当后方教官,结果要签每月230美元的无限期合同,还得突击训练几天就上前线,他拒绝签字后,9个小时就被赶出了军营。 2025年3月库尔斯克州的苏加贾密林里,100多个乌军残部和外籍雇佣兵想夜间突围,刚一动就被俄军红外无人机盯上,火箭炮和自杀式无人机的火力网一盖,最后活下来的没几个,阵亡的全是手臂缠黄色胶带的外籍人员,最后一个雇佣兵宁愿引爆炸弹自杀也不愿被俘。 这就是他们的结局,连当战俘的资格都没有,俄军早就放话了,雇佣兵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发现了绝不留情。 而且这些雇佣兵大多是乌合之众,根本没多少战斗力。有个保加利亚人之前是伦敦夜总会的保镖,还是个新纳粹分子,到了战场连枪都握不稳就敢喊着要杀俄罗斯人。 英国雇佣兵马修·罗宾逊说,训练营里全是虚假承诺,语言不通根本没法协调,好多人一辈子都没开过枪。美军退伍的杰瑞科·思凯更惨,身陷战区听着枪炮声,却因为乌克兰的官僚主义迟迟拿不到武器,只能光着膀子当活靶子。 2025年夏天俄军开始用FAB-3000滑翔制导炸弹,70公里外就能精准打击,精度还不到10米,乌军防空体系全崩了,这些没掩护的外籍雇佣兵成了最好的目标,好多人刚到战场几周就被炸成了碎片。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俄新社统计,从2022年到2024年3月,13387名外籍人员进乌克兰,5962人被消灭,光波兰就有1497人阵亡。 到2025年,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披露本国雇佣兵死亡率都到了20%,差不多1000人送了命。红军城战役时,俄军在地下坑道俘获47名波兰和罗马尼亚籍武装人员,城北防御工事里23具尸体只有5个乌克兰人,矿井附近60人的防御队里44个是外籍佣兵,全是来自拉美的“炮灰”。 这些数字背后,是乌克兰把外国人的命当填坑工具的冷酷现实——本国没人可死了,就用高薪当诱饵,把穷国青年、退伍老兵甚至毒贩骗来,等他们死了再招下一批,反正有的是想赌一把的人。 而那些所谓的高薪,早成了买命的纸钱。乌克兰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俄军8月单月就炸了10座炼油厂,汽油日均减产110万桶,国内物价飞涨,哪有闲钱给雇佣兵发工资。 好多人到死都没拿到一分钱,倒是给基辅当局凑够了“国际支持”的假象,就像英国研究员说的,招募雇佣兵根本就是场公关秀,骗来的不是援军,是用来撑场面的耗材。 康斯坦丁诺夫卡的战场上,烂弹壳堆里的那些证件,就是这场骗局最直白的证据——有人为了活下去的钱,有人为了虚无的名声,最后都成了乌克兰兵源枯竭的牺牲品,在异国他乡连个名字都留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