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段有光1979年牺牲,年仅20岁,追记三等功。两年后弟弟段有明也牺牲在扣林山

谈古论今朝 2025-11-06 23:59:11

哥哥段有光1979年牺牲,年仅20岁,追记三等功。两年后弟弟段有明也牺牲在扣林山前线,年仅19岁,追记一等功。 这对英雄兄弟是昆明市西山区碧鸡镇黑荞村人,父母段正才、钱美玉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辈子守着村里的几亩薄田过日子。 哥哥段有光1959年4月出生,1977年1月就参了军,分配到原昆明军区14军42师126团3连,后来还当了副班长。 1979年3月11日边境清剿战斗中,他带着全班冲锋在前,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头部,当场壮烈牺牲,战友清理遗物时,发现他手里还攥着没来得及交给弟弟的家书。 部队为他追记三等功,烈士通知书送到家时,母亲钱美玉当场急火攻心住进了医院,父亲段正才蹲在门槛上抽了一夜旱烟,烟杆烫得手心发红都没察觉。 弟弟段有明1962年8月出生,哥哥牺牲时他才17岁,看着哥哥的烈士证和三等功奖章,他红着眼眶跟父母说要参军,要去哥哥生前的连队。 1980年1月,在父母的支持下,段有明真的走进了126团3连,穿上了和哥哥一样的军装,背包里还揣着哥哥的三等功奖章。 1981年5月7日,收复扣林山的战斗打响,126团是主攻部队,这场战役后来被中央军委赞为“山岳丛林地歼灭战典范”,部队也得了“丛林猛虎”的称号。 段有明所在的连队负责攻打1442高地,战斗中他奋勇杀敌,亲手消灭了两名越军,可就在冲锋过程中,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胸口。 战友们说,他倒下时还保持着冲锋的姿势,距离哥哥牺牲的位置还不到十米,战后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认可他的英勇无畏。 兄弟俩最终都被安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墓碑紧紧挨着,像是从未分开过。 家里一下子失去两个儿子,父母病倒了整整一个月,13岁的妹妹段香莲只能辍学回家,撑起这个破碎的家。 好在军地各级一直没忘了这个烈士家庭,云南省军区每年都会派人慰问,当地政府也常来帮扶,让老两口感受到了温暖。 后来父亲段正才患上肺癌,治疗费用要几十万,他执意不让女儿向部队求助,说“部队照顾我们这么多年,报恩都来不及”。 可云南省军区得知消息后,主动捐款4万多元,还协调民政部门和社会救助机构,让老人得到了最好的治疗。 2018年,88岁的段正才逝世,临终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去儿子生前的部队看看,这个心愿最后由外甥女张凤替他完成,还为连队送上了锦旗。 张凤后来考上云南师范大学,靠政府资助读完了大学,2015年昆明市碧鸡办事处还资助她10万元成立了信息技术公司,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对越自卫反击战和扣林山战役的残酷,19岁、20岁的年纪,本该在校园里读书,在田埂上欢笑,段家兄弟却选择了扛起钢枪。 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普通农家的孩子,可在国家安危面前,他们把“家”字放在了“国”字后面,用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 我们如今的安稳生活,正是无数个像段有光、段有明这样的烈士用青春换来的,他们的名字不该被遗忘,他们的精神更该被传承。 英雄的家人没有被辜负,军地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这也让我们知道,国家永远不会忘记为它牺牲的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