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兑现芬太尼承诺,不到24小时,中方也暂停反制,还多送一项 11月4日,白宫发布了特朗普的行政令,把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芬太尼关税降到了10%,这算是兑现了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里的承诺。 不到24小时,中方也发布了两项公告,一项是停止对美芬太尼关税的反制关税措施,另一项是在保留10%关税的情况下,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一年。 让人意外的是,中国这次一次性落实了两项措施,相当于额外多暂停了一项针对美国的反制关税政策。 要知道,截至目前,中美的贸易协议还没签署。换句话说,美国随时都有可能出尔反尔。那中方为什么要先行多兑现一个承诺? 一方面,这是向外界表明,中国讲信用,认真落实中美磋商成果;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们的底气,就算特朗普翻脸,我们也不怕。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先行动作,还能向国内外市场传递中美关系可控、愿谈可缓的讯号,从而稳住贸易、资本、市场情绪。 坦率来讲,现在特朗普自己也没有什么资本出尔反尔了。 首先,是国内豆农的压力。 美国农民今年迎来了大丰收,但是农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中美之间的关税战,破坏了国际贸易,使美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显著下降,进而导致农产品价格暴跌。 并且,中国已经把订单大量转向了南美,主动减少与美国大豆的合作依赖,这就让美国农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美国爆仓倒塌的粮仓肯定会越来越多。 在农民们的强烈压力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希望通过关税减半来换取中方停止实施针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好让美国农产品能顺利出口到中国,从而保障共和党的选票。 其次,就是中期选举的压力。 最近,共和党在新泽西州、弗吉尼亚州和纽约市的地方选举中惨遭“三连败”,民主党全线获胜,特朗普的压力,可想而知的大。 而这关乎着明年的中期选举,若失利,他将失去国会控制权,没了两院的撑腰,推行政策只会寸步难行,甚至还会给2028年的美国大选扯后腿。 在多重压力交织的背景下,特朗普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缓和中美贸易紧张。 未来中美经贸关系会如何发展,还得看双方后续的谈判和博弈,但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维护自身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