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闷声干大事!国际空间站垂垂老矣,天宫已成太空新标杆

天天纪闻 2025-11-06 18:58:37

为什么大家都不提中国空间站了?因为没脸提,跟国际空间站差距太大!中国空间站可不是“没消息”了,而是从“大张旗鼓搞建设”变成了“踏踏实实搞运营”。   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就全面建成了,到2025年9月已经在轨稳定运行超1000天,任务重心早就从“建造”转成了“运营”。   建造的时候,天和核心舱发射、问天梦天实验舱对接、航天员首次进驻,每一步都是里程碑式的突破,自然新闻多、话题热,就像小区盖楼时每个关键节点都容易引人围观。   但运营阶段讲究的是常态化、持续性,总不能指望天天搞“开工仪式”那样的大新闻,可这不代表空间站在太空“躺平”,恰恰是里里外外都在连轴转。   就说最近的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170多天里就没闲着,光出舱就搞了4次,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巡检舱外设备,还验证了节点舱作为备用出舱口的性能,给以后的出舱任务多留了条路。   航天员陈冬这趟下来,出舱次数达到6次,在轨总时长超380天,直接刷新了我国航天员的两项纪录。舱内的科学实验更是排得满满当当,航天医学领域测脑电、采唾液样本,研究长期太空飞行对认知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材料科学领域换样品、维护实验柜;还有微生物防控技术的芯片试验,样样都是实打实的研究。   这些工作看着不“热闹”,但每一份数据、每一次操作都是在为太空探索攒家底,2023年天宫空间站在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领域产出的SCI论文数,就已经占了全球空间站论文的41%,这可不是靠“喊口号”能换来的。   至于说“跟国际空间站差距大”,更是拿老黄历当新鲜事。国际空间站是1998年就开始建的,总质量419吨看着唬人,但里面16个加压舱段里有7个是纯结构支撑件,光这部分就重127吨,纯属“虚胖”。   而且它早该2015年就退役,硬生生延寿到现在,超期服役快10年了,588个部件都过了设计寿命,2024年还查出4处裂缝、50处隐患,每天漏气0.9到1.1千克,修都修不好,只能靠打补丁凑活,美国航天局都把风险等级提到最高了。   反观中国空间站,虽然总质量才90吨,可3舱组合体用22吨结构质量就实现了国际空间站核心舱79%的功能,简直是“轻量化”的典范。   就说供电吧,国际空间站8组太阳能帆板展开2500平方米,发电功率才120千瓦,每千瓦电力要20.8吨设备撑着;中国的柔性太阳能翼光电转化率34%,是国际空间站的两倍多,每千瓦电力只用1.8吨设备,传输损耗还从18%降到了4%,这技术代差明摆着。   国际空间站的31个实验柜里,43%都服役超15年,快一半时间在停机维护,欧洲哥伦布舱的接口有37%适配不了新仪器。   中国空间站25个实验柜虽然数量少点,但技术指标全领先,超冷原子实验柜能同时搞量子模拟和精密测量,功耗才2.2千瓦,问天舱机械臂换实验模块只要30分钟,比国际空间站人工操作快6倍,数据下行速率更是达到1.2Gbps,是国际空间站的4倍。   更别说国际空间站现在连扩展都做不到,所有对接端口都占满了,轨道维持每月要烧800公斤燃料;中国空间站节点舱预留4个对接口,能扩展到6舱180吨规模,电推进系统还能把燃料消耗降83%,未来想升轨道都没问题,欧洲航天局专家都说“天宫像乐高积木,ISS像已封顶的大楼”。   运营阶段的空间站还在不停推进国际合作,2025年2月中国和巴基斯坦签了协议,要为巴方选拔训练航天员,这可是中国首次为外国选拔训练航天员,首位巴基斯坦航天员未来几年就要登上天宫,和中国航天员一起开展巴方提出的空间科学实验。   现在巴基斯坦已经选出5名候选人,要在中国接受身体素质、心理耐力等全套严格训练,最终挑两人,一人执行飞行任务。这哪是“没脸提”,明明是用实力吸引了合作伙伴,打破了少数国家对载人航天技术的垄断,给发展中国家探太空趟出了新路。   再说了,运营阶段的稳定才是真本事。这1000多天里,5艘神舟飞船、4艘天舟货运飞船接连成功,乘组在轨轮换从没掉过链子。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迎接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还等着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交接,返回前要把实验样本、研究成果都打包好,这些“太空快递”带回来的都是宝贝。   国际空间站现在却要天天操心退役的事,美国委托马斯克的公司造“太空拖船”准备拖它离轨,计划2031年让它坠到南太平洋的“航天器坟场”,俄罗斯更是早拟定了脱轨草案,这对比还不够明显吗?   所以别再拿“不提就是差距大”说事了,中国空间站只是换了种更务实的方式存在。建造时的热闹是突破,运营时的沉静是底气,那些在太空里日复一日的实验、维护、合作,都是在为人类探太空攒实力。   等哪天重大科学成果集中爆发,或者扩展舱段升空,又该有人喊“怎么突然又火了”,说到底还是没看懂,踏实干事的人从来不爱咋咋呼呼,有这功夫不如多看看空间站发回来的科学数据,那才是真东西。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