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加诺夫在莫斯科党内大会上掷地有声,说俄罗斯不转向社会主义,不解放乌克兰,就永远困在泥沼中,现场安静得像冬天的街道! 莫斯科的秋末总带着股钻骨头的凉,俄共党内大会的会场里更是静得反常,连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就像冬天凌晨空无一人的街道,只剩下寒风扫过的肃静。 80多岁的久加诺夫扶着讲台站定,花白的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脸上的皱纹里刻满了从苏联到俄罗斯的整个时代印记。 这位俄罗斯政坛的活化石清了清嗓子,一句话砸在会场里,分量重得让人不敢出声:“咱们俄罗斯要是不回头走社会主义的路,不把乌克兰的事儿彻底解决了,这辈子都得困在泥沼里爬不出来。” 在场的人没人觉得这话夸张,毕竟台上这位老人,是真真切切陪着苏联从强盛走到解体,又亲手把散了架的俄共重新拼起来的人。 上世纪60年代他就开始搞党务工作,那时候苏联还是能跟美国掰手腕的超级大国,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会分崩离析。1991年苏联解体那天,久加诺夫在办公室坐了一整夜,看着墙上的镰刀锤子旗被降下来,心里就一个念头:这不是社会主义的错,是有人把路走歪了。 两年后,也就是1993年,他牵头重组了俄罗斯共产党,从那以后,“把社会主义捡回来”就成了他这辈子的执念。 这些年他没少为这事儿奔走,好几次竞选总统,虽然每次都差了点意思没成功,但谁也不敢小瞧他。底层老百姓尤其买他的账,退休工人、农村老人提起久加诺夫都竖大拇指,因为他说的都是大伙儿心里话。 俄罗斯走资本主义这条路快三十年了,日子过得怎么样,老百姓最清楚。苏联那会儿虽说不富裕,但顿顿有面包,冬天有暖气,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不用花钱。 可现在呢?寡头们攥着国家的资源赚得盆满钵满,普通人家得算计着过日子,有的退休老人养老金不够花,还得去市场上摆地摊。 久加诺夫在会上说起这些的时候,声音都发颤:“咱们把社会主义扔了,学人家搞资本主义,结果呢?没学到人家的好,倒把贫富分化、社会撕裂这些毛病全捡来了。” 他这话不是空口白话,俄共这些年在地方上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2014年的时候,俄共候选人硬是拿下了新西伯利亚的市长选举,那可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 同年还把久加诺夫的老家奥廖尔州拿了下来,成了当地的执政党。这些地方老百姓用选票表明了态度,他们信久加诺夫说的社会主义能让日子好起来。 就像久加诺夫常说的,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不行,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瞎搞。戈尔巴乔夫非要从政治上乱改,把整个国家的根基都动摇了。 叶利钦更别提,为了自己的权力,根本不管大多数苏联人想保留联盟的意愿,硬生生把国家拆了。这俩人的账,久加诺夫记了一辈子,也跟选民讲了一辈子。 而说到乌克兰的事儿,会场里的安静更甚。久加诺夫这辈子经历的边境冲突不少,但俄乌这场仗打了这么久,是他没料到的。在他看来,这事儿表面是俄乌之间的矛盾,根子还是俄罗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后,在跟西方的较量中没了底气。 他说“解放乌克兰”,不是要去占人家的地,而是要打破西方给俄罗斯套的枷锁。这些年西方一直东扩,把北约的防线越推越近,乌克兰就是人家插在俄罗斯家门口的钉子。 要是连家门口的事儿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国家复兴?更别说俄罗斯现在经济上还被西方制裁着,寡头们把钱转移到国外,普通企业举步维艰,要是不赶紧转向社会主义,把战略行业收归国有,把金融资源攥在自己手里,根本顶不住西方的压力。 有人觉得久加诺夫都80多了,还抱着老观念不放,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想法从来没过时。 就像2021年俄共十八大的时候,他就说过,俄罗斯的权力机构已经成了寡头谋利的工具,必须把战略行业国有化,让老百姓能免费上学看病,退休年龄也得降回去。 那时候就有6.4万新党员加入俄共,其中不少是年轻人,这说明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他的说法。这次大会上,他提到这些的时候,台下不少年轻党员都使劲鼓掌。 他们没经历过苏联时代,但亲眼见过资本主义下的困境,自然明白久加诺夫的话不是老调重弹。 久加诺夫也知道,想让俄罗斯回头走社会主义路不容易。这些年俄共也经历过分裂,2003年杜马选举席位大减,党内甚至有人另立山头开大会,但他硬是把队伍重新拢了起来。 现在俄共有近20万党员,在地方议会的席位比几年前涨了63%,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绩。 在场的人都明白,久加诺夫说的“泥沼”,不只是俄乌冲突的僵局,更是俄罗斯这些年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的迷茫。而他指的出路,也不只是一句口号,是他用一辈子践行的信念。 虽然现在俄共还不是执政党,久加诺夫也没能当上总统,但他的话就像一颗种子,在底层民众心里扎了根。就像他之前说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不是因为空想,是因为老百姓终究会明白,只有能让大多数人过上好日子的制度,才是真的好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