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宣布了:如果中国断供稀土,我们将采取必要手段。就在海牙上周的记者会上,荷兰公

晓绿聊趣事 2025-11-06 15:41:54

荷兰宣布了:如果中国断供稀土,我们将采取必要手段。就在海牙上周的记者会上,荷兰公开放话,语气里带着十七世纪那种“海上强盗”的自信。别只看口气,事实是硬扯不动现代供应链的。

 

大名鼎鼎的阿斯麦公司,全球光刻机领域的翘楚,它的设备可以说是现代芯片制造的基石,但就是这样尖端的设备,也离不开稀土这个“工业维生素”。

别以为稀土是普通的“土”,这玩意儿是现代工业的“黄金”,17种元素性子相近,要分开提纯比淘金还难,而咱们中国早就突破了这技术瓶颈,独创的法子能把钕、镝这些关键元素提纯到99.9999%的纯度,全球没第二个国家能做到这么精准。

更别说产能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加工活儿都得靠咱们,连美国、澳大利亚挖出来的稀土矿,最后还得运到中国来提纯,不然根本没法用。

阿斯麦的光刻机里,到处都是稀土的影子,缺了哪一样都转不起来,就说那能产生极紫外光的光源系统,得用激光砸锡球才能出光,这激光发生器里必须掺钕的稀土晶体,少了这东西,激光能量根本不够,锡球都“点不着”,更别提造芯片了。

还有那能让晶圆在纳米级精度下移动的磁悬浮工作台,差一丝一毫芯片就废了,这就得靠掺了镝和铽的钕铁硼磁体,这种磁体的磁力强、稳定性好,只有中国能稳定供应高纯度的,其他国家要么纯度不够,要么成本高得吓人。

甚至德国蔡司给他们造的镜头,抛光时都得用咱们的高纯度氧化铈,不然根本达不到那种平整精度——要知道那镜头的起伏不能超过0.3纳米,比北京到上海的铁轨起伏不超过1毫米还苛刻,没有中国的稀土材料,这“全球最平的镜片”就是个笑话。

单台EUV光刻机的稀土用量就得10公斤以上,占电机成本的三成还多,这可不是小数目。

阿斯麦自己也急了,想把磁材生产搬到马来西亚,可这厂子最早2027年才能投产,现在根本指望不上,而且从澳大利亚运矿过去,单台光刻机成本得涨12%,他们扛得住吗?更别说重新设计不含中国稀土的磁体,至少得18个月,这期间他们的光刻机还卖不卖了?

再说了,阿斯麦的稀土库存只够撑8周,要是真断供,他们的生产线顶多停两个月就得歇菜,月产能得降15到20台,一年损失几十亿欧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中国刚出的新规更狠,只要产品里含0.1%以上的中国稀土,不管在哪生产的,出口都得咱们许可,这意味着荷兰就算想卖光刻机,先得求咱们批稀土相关的许可,这主动权不就攥在咱们手里了?

之前中国加强稀土管制,阿斯麦股价立马跌了16%,市值蒸发几百亿欧元,他们首席财务官都承认生产可能延迟,这就是现实给他们的教训。

荷兰敢这么硬气,无非是觉得手里有光刻机这张牌,可他们忘了,阿斯麦的饭碗也端在咱们手里。

中国市场占了阿斯麦42%的销售额,以前一年能卖几百台,现在因为他们搞出口管制,跌到只剩几十台,营收缩水12%都是保守估计。

更别说荷兰经济有多依赖阿斯麦,这公司可是荷兰高科技产业的支柱,要是阿斯麦不行了,荷兰的GDP都得掉一块,欧洲汽车业也得跟着遭殃——之前安世半导体因为中资股权的事儿跟咱们闹僵,咱们一停生产线许可,欧洲车企就缺芯片停产了,欧盟天天催着荷兰赔偿,一天就得4000万欧元,这滋味他们没忘吧?

他们那点“海上强盗”的自信,说白了就是老黄历看多了。十七世纪他们靠船坚炮利抢殖民地、垄断贸易,可现在是产业链相互依存的时代,不是谁拳头硬谁就说了算。

咱们手里有稀土,他们手里有光刻机,本来该好好合作,可荷兰偏要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把14纳米以上的光刻机都纳入管制,审批周期拉到90天,这不是逼着咱们搞自主研发吗?

现在咱们的28纳米国产光刻机都进入测试阶段了,良率能到90%,成本才是阿斯麦的三分之一,今年就要交付10台以上,再过几年,说不定咱们根本不用求着买他们的设备了。

到时候荷兰再想靠光刻机卡咱们脖子,门儿都没有,可他们缺稀土的问题,这辈子都未必能解决。

中国的稀土优势可不是天生的,是咱们几十年技术攻关攒下的家底,现在全球91%以上的稀土永磁体都是咱们造的,从开采到提纯再到加工,全产业链都在咱们手里,这是别人想学都学不来的。

中科院最近还搞出了不用镝的磁体技术,能减少70%的重稀土用量,这说明咱们不仅能卡别人脖子,还在不断降低自己的对外依赖,反观荷兰,除了嘴硬还能干啥?

说白了,荷兰这出戏就是虚张声势,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离不开中国稀土,要是真敢动真格,先疼的是他们自己的阿斯麦,是他们的经济,是整个欧洲的产业链。

十七世纪的强盗逻辑早就过时了,现在的规矩是“你依赖我,我也需要你,合作才能共赢”。

荷兰要是还拎不清,非要抱着老强盗的架子不放,最后只会把自己的核心产业推向悬崖,到时候可没人能救他们。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