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直接掉转方向,亲西方的老政府被选民骂着赶下台,三个天天喊“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的政党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给接了。 捷克这事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钱的事儿没摆平。自打上了援乌的车,欧洲的能源价格一直上涨,捷克的物价也跟着疯涨。就说布拉格一个普通上班族,每个月挣的钱也就够平时过日子,可现在电费燃气费翻了一倍还多,去超市商品的价格都比去年贵了一大截。 更别说那些退休老人,养老金好几年没涨,看病排队能排到明年,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可就在老百姓为几百块的账单愁眉不展的时候,打开电视看到的却是前政府宣布要搞国际弹药计划,给乌克兰送几百万发炮弹。 前政府一门心思扑在援乌上,早把国内的事儿抛到脑后了。为了凑援乌的钱,他们一边向德国、荷兰这些国家伸手,一边悄悄砍国内的福利,公共投资说停就停。 之前有个捷克老农民,看着自己干瘪的钱包,再看电视里军火列车往乌克兰开,直接就说了“凭什么我们的钱要扔到别人家的战场上”。这话一下子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 捷克的老百姓都清楚:援乌的钱全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与其填国外的战场,不如先顾好自己的日子。 这时候新政党就瞅准了机会,领头的安德烈・巴比什和另外两个政党以前吵得不可开交,可这次一听说要反援乌,立马凑到了一起。他们不跟老百姓讲那些“欧洲价值观”“国际责任”之类的空话,就跟大家算小账:“我们要照顾的是捷克的老人,不是别国的士兵”“老百姓要的是电费减半,不是T-72坦克”。 这些话多实在,直接说到了老百姓的心窝里。反观前政府,还在那儿喊着“集体抗压”的口号,根本答不上来“为啥自家锅快空了还要往外送钱”这个问题,选民自然用选票把他们赶下了台。 巴比什这帮人能上台,还有个关键原因是他们摸透了捷克的政治规矩。这三个党单独看都不算大党,可只要把“停止援乌”当成共同目标,就能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力接过来。 他们刚签完联合协议就放话,说捷克是时候回到为自己人服务的正道上了,这话其实就是砸了前政府搞了十几年的“亲西方共识”。 更有意思的是,捷克这一变向,其实是跟着邻居们的脚步走的。旁边的斯洛伐克新政府早就喊着“不给乌克兰一发子弹”,匈牙利的欧尔班更是从一开始就抵制援乌。以前那四个号称“反俄先锋”的维谢格拉德集团,现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三个都反水了。 这根本不是捷克一个国家的事儿,而是整个欧洲的耐心被耗没了。一场战争拖了这么久,看不到头,再热血的“正义口号”,也架不住每天都要面对的账单。 老百姓不管什么地缘政治,就知道自己的日子得过下去,所以投票的时候,其实就是投给“让战争赶紧结束”“先把自家日子过好”。 前总统帕维尔倒是急了,他以前是北约的将军,一直力推援乌,还搞了个“捷克弹药倡议”,把捷克变成了欧洲的弹药中转站,觉得这是国家的荣耀。新政府要停援乌,等于砸了他的招牌,他气得差点骂出“叛国”,说这是破坏国家信誉。 可他再生气也没用,宪法给总统的权力有限,议会多数在巴比什手里,政策还是得按新政府的来。街头的人也分成了两派,年轻人举着欧盟旗帜喊着别孤立,更多老百姓却举着“养自己先”的牌子,显然大家更认实在的日子。 所以说,捷克的转向根本不是突然变脸,而是民意被逼到份上的必然结果。老政府只顾着跟西方站队援乌,把国内民生抛在一边,老百姓自然不买账。新政党抓住了大家“过好自家日子”的心思,靠着反援乌的口号凑到一起掌权,这背后全是柴米油盐的实在账。 这事儿也给欧洲提了醒,再喊“团结援乌”的口号,也得先看看自己国家老百姓的钱包鼓不鼓,不然迟早得步捷克老政府的后尘。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