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娃带妈带大姨,却让我租SUV:那群说“你车太小”的人,从没问过你累不累 蔓蔓刚离职想歇一歇,约了发小陈荞去爬山看海,本来只是两个女生的放松聚会,没打算叫别人,结果张若突然说要带上一岁半的儿子一起去,蔓蔓心里有点意外,但想着是朋友就没多说,觉得忍一下就过去了。 第二天张若妈妈进了群,开口就提出路线需要改动,因为孩子走不了陡坡,再过一天大姨也加入进来,直接点名说蔓蔓的宝马车空间不够用,必须换成商务车,费用还得蔓蔓来出,蔓蔓一时愣住,车是蔓蔓的,钱也是蔓蔓出的,怎么最后全都变成蔓蔓的责任,蔓蔓没说什么话,心里却已经不太舒服。 张若以前是个穷学生,吃饭要靠蔓蔓和陈荞接济,现在嫁了个有钱老公,说话口气就变了,她说“我老公只放心我带着孩子”,意思是让蔓蔓负责照顾,又说“你不带,就是要把我们母子分开”,这话听着像在逼迫蔓蔓,还说“我妈那份钱我会AA”,表面公平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最离谱的是她驾照刚拿不久,自己不敢开车,叫蔓蔓当临时保姆,还不准备儿童安全座椅。 大姨宋氏同样是个精明人,她明白在女人堆里,推辞别人就是不懂事,拒绝长辈就是不孝顺,不肯带孩子就是无情无义,所以她靠着打亲情牌,慢慢把别人的界限都磨平了,张若的老公做得更彻底,直接发语音说他把媳妇和孩子交给你管,不然就要找你负责,这根本不是商量而是命令,他完全不在乎蔓蔓心里怎么想,只在意孩子有没有人照顾。 蔓蔓在朋友圈晒出新车,张若立刻找上门来,以前张若经常蹭饭当跟班还表现得感恩戴德,现在仗着自己老公有钱,就把人情债当成服务权来使唤,她对蔓蔓说你有钱有车就该多承担,这话听起来像是理所当然,可友情不是这样计算的,张若对陈荞说你不懂抱孩子,又对蔓蔓说你是老司机,她精准分工不找自己丈夫也不请保姆,专挑蔓蔓和陈荞这两个最软弱的闺蜜来使唤。 这件事发生在2024年6月,微信群里叫“若宝一家旅行计划”,孩子只有一岁半,还在吃母乳,张若没有准备儿童安全座椅,蔓蔓开的宝马汽车后排也没有固定装置,大姨坚持要求蔓蔓承担全部车费,还说“不算总费用”,意思是不同意分摊费用,要蔓蔓赔偿,后来蔓蔓自己换了酒店,重新规划了备用路线,决定一个人出发,不再妥协。 这种事情确实很多,抖音和小红书上经常有人发帖说和闺蜜出游却被对方拖家带口带上家人,评论区里总有很多人跟着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城市化让亲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女性常常被默认为家庭里的隐形照护者,谁家有事情都习惯找她们帮忙,如果你有车有钱,反而成了别人向你索求的理由,虽然没有人违法,可社交中的规则早就乱成一团。 熟人之间最怕道德绑架,你帮蔓蔓一次,对方就指望你再帮第二次,不帮忙就说蔓蔓没良心不懂事,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没人愿意撕破脸皮,这次蔓蔓没有退让做得对,有些人并不会因为你的好意而领情,你越是让步,他们越觉得理所当然。 她没有争吵,也没有翻脸,只是安静地调整了行程,独自离开了,这种做法比直接冲突更有力量,有些人你越是迁就他们,他们越容易把你当成无偿的帮手,你要是态度坚决一点,他们反而不敢再提出过分的要求,这不是冷漠无情,而是自我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