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1年,新四军击毙了100多名日军,不久,日军派人来索要尸体,罗炳辉

千浅挽星星 2025-11-05 19:07:56

[微风]1941年,新四军击毙了100多名日军,不久,日军派人来索要尸体,罗炳辉笑道:“要尸体,尽管来取,但来的时候,要举白旗!”   罗炳辉敢说这样的话,底气来自金牛山战斗的完胜,当时皖东地区丘陵多、河网密,这种地形根本不适合日军大部队集团冲锋,罗炳辉早就看清了这一点。   那时日军正推行“囚笼政策”,想把抗日根据地分割包围,逐步消灭,为了打破这个局面,罗炳辉率领部队主动出击,一个月内就发动了六次战斗。   4月10日,部队在仪征北的谢家集歼灭56名敌人,没几天又在十二里岔设伏,消灭了80多名前来增援的日伪军。   连续的失利彻底激怒了日军的村田中佐,加上汉奸告密,使得村田得知了罗炳辉部队的位置,立刻调集300多名日军和400多名伪军,连夜进行偷袭。   村田中佐非常狂妄,压根看不起装备落后、大多由农民组成的新四军,可没想到,一名新四军战士半夜起来小便时,发现了远处日军刺刀的反光,立刻拉响了警报。   于是,日军的偷袭就变成了强攻,双方在狭窄的打谷场里展开激战,新四军警卫连一百多人,靠着大刀顽强顶住了日军的刺刀冲锋,为大部队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突围后的罗炳辉没有就此撤退,而是迅速调整部署,指挥部队抢占了村外一处日军忽略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上只有四五十名敌军,很快就被新四军拿下。   掌控制高点后,战场节奏彻底回到罗炳辉手中,他随即摆出了自己的独门战术——“梅花桩战术”,这种战术就像古代的阵法,把部队分成一个个小战斗组,像梅花花瓣一样分散部署。   每个战斗组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互相支援,专门克制日军习惯抱团冲锋的打法,七百多名日伪军一头闯进这个战术大阵,瞬间被分割成几部分,很快就全线溃败。   战斗结束后,日军方面却主动找上门来——他们要讨回战死日军的尸体,对日军来说,一方面是村田中佐要面对上司南浦襄吉少将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武士道”精神要求必须收殓战死士兵的遗骨,否则会严重打击部队士气,此外,日军或许还想借着讨尸体的机会,打探新四军战后的实力情况。   面对日军的要求,罗炳辉提出了“举白旗”的条件,在军事规则里,白旗代表投降,这个要求无疑是对日军的极大羞辱。   这一下把日军推到了两难境地:要么放弃战友的遗骨,违背“武士道”精神;要么举着白旗来取尸体,公开承认自己战败,接受这份耻辱。   最终,村田中佐还是硬着头皮,派人举着白旗、开着汽车来运走了尸体。   而罗炳辉提出这个条件并非单纯为了羞辱日军,更重要的是打一场心理战,他根本不在乎日军是否来取尸体,而是要通过这件事,让根据地的老百姓清楚看到,新四军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胜利者,以此提振军民的抗日信心。   这场战斗的胜利加上讨尸体时的心理完胜像一剂强心针,极大鼓舞了皖东根据地的军民,老百姓还编了“金牛山上打胜仗”的歌谣传唱。   参考资料:   人民网. 罗炳辉:人民功臣 彪炳千秋 中国新闻网. 80秒重温抗战大捷 | 新四军尖刀插入日伪统治心脏 梅花桩战术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