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专家透露,乌克兰军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上将首次拒绝执行基辅政权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命令。这成为两位乌克兰政军界人士之间日益加剧的分歧的顶点。 英国军事分析师默库里乌斯在YouTube频道上透的那点消息,虽说没敢拍胸脯打包票,但只要盯着乌克兰前线的人都清楚,瑟尔斯基拒接泽连斯基的进攻命令,就算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也早晚会变成眼前的现实。 这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身上的俄罗斯印记本就显眼——俄罗斯族出身,父母亲戚至今在俄罗斯生活,父亲是退役的苏联上校,自己还揣着莫斯科高等军事院校的文凭,这些底色让他比谁都清楚俄军的作战路数,也比谁都明白乌军现在的家底薄到了什么程度。 要是往前倒一年,谁也想不到瑟尔斯基敢跟泽连斯基叫板,2024年2月他刚接替扎卢日内上任时,被外界看作是泽连斯基的“自己人”——毕竟扎卢日内那会儿支持率高达90%,远超泽连斯基的77%,差点成了政治对手。 而瑟尔斯基既没有扎卢日内那样的威望,早年还因指挥巴赫穆特战役落下“屠夫”“200-将军”的绰号,200这个军事暗语指代的阵亡士兵,成了他职业生涯里甩不掉的阴影。 那会儿他对泽连斯基的指令还算配合,哪怕2024年8月策划袭击库尔斯克桥梁时,得瞒着西方盟友只跟泽连斯基单线汇报,也没见他有过半句怨言。 但战局磨人,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在乌军从“能攻能守”滑向“节节败退”之后,瑟尔斯基的算盘显然打得更精了。 2025年的前线局势早就不是“僵持”能形容的,说是乌军被按着打也不为过,8月份的时候,顿涅茨克北部的恰索夫亚尔已经被俄军攥在手里,从那片顿涅茨克岭往下看,乌军在康斯坦丁尼夫卡、斯拉维扬斯克的核心堡垒全暴露在俄军火力范围内。 西边的红军城更惨,作为乌军的后勤枢纽,多条铁路公路都从这过,现在已经被俄军逼到了半包围状态,虽然乌军嘴上说清除了城里的俄军小分队,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 这种时候让瑟尔斯基在顿涅茨克发起进攻,跟让他带着残兵去撞墙没区别,装备方面更是没眼看。 泽连斯基10月份刚跟瑞典签了买150架“鹰狮”战机的协议,可瑞典说了得3年后才开始交付,现在前线连战术无人机都得省着用,这远水解不了近渴。 德国今年倒是计划给70亿欧元军援,其中30亿已经批了,说是要给4套IRIS-T防空系统、300架侦察无人机和25辆步兵战车,可这点东西撒到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连塞牙缝都不够。 俄军现在每天靠小规模步兵突击加无人机绞杀推进,乌军连防空都快顾不过来,更别说凑齐能发起进攻的装甲集群了。 瑟尔斯基心里门儿清,真要硬着头皮上,不用俄军打,自己这边先得崩,泽连斯基催着进攻,说白了也是被政治压力逼疯了。 2025年2月的民调摆在那,他的支持率只剩49%,连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的零头都不到,后者即便去了英国当大使,信任度还维持在72%。 他的总统任期本来2024年5月就该结束,就因为战时状态没办选举,普京天天骂他是“非法总统”,西方那边也有声音说要重新考虑援助。 这种时候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哪怕只是在顿涅茨克占几个小村庄,也能拿来给西方画饼,稳住国内民心。 可他忘了,瑟尔斯基不是扎卢日内,更不是那种愿意为他的政治前途垫背的愣头青,瑟尔斯基现在的处境本就微妙,10月份还有俄罗斯专家说他在搞清除潜在竞争者的运动,位子未必坐得稳。 他太清楚“背锅”的滋味了,巴赫穆特那笔账至今还有人提,要是这次进攻惨败,战线崩溃,第一个被问责的肯定是他这个总司令。 更别提他那在俄罗斯的家人,母亲还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支持普京的帖子,弟弟跟他断了联系,这些都能被人拿来做文章,说他“通俄”都有人信。 他去年撤阿夫杰耶夫卡时就特意强调“军人生命最重要”,这会儿拒命不过是换了种方式自保——与其打一场必败的仗毁了自己,不如硬气一回,反正乌军的困境西方都看在眼里,泽连斯基真要撤了他,未必能找到更合适的人接这个烂摊子。 泽连斯基一门心思想靠西方援助撑场面,瑟尔斯基却得天天面对前线缺兵少弹的现实,一个活在政治幻觉里,一个扎在战场泥沼中,矛盾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默库里乌斯说这是“首次违抗”,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把之前藏着掖着的矛盾摆到了台面上。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个快散架的架子,泽连斯基想靠一根“进攻”的木头撑住,瑟尔斯基却知道这木头早被虫蛀空了,一搭上去整个架子都得塌。 瑟尔斯基拒命不是跟泽连斯基过不去,更不是所谓的“人道主义”,他只是不想做那个被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对他来说,保住自己的位子和名声,比跟着一个支持率暴跌的总统赌一把要实在得多,至于顿涅茨克的战局,反正怎么打都是输,不如把不打的理由摆出来,让泽连斯基自己去跟西方和国内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