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8年,解放军抓了个可怜伙夫,看他年纪大,还发路费让回家,谁能想到,

千浅挽星星 2025-11-05 18:13:42

[微风]1948年,解放军抓了个可怜伙夫,看他年纪大,还发路费让回家,谁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伙夫”竟是国军中将军长!   安春山能被解放军当成伙夫放走,并非偶然,而是他精心策划的结果,为了伪装身份,他特意穿了件满是油斑的破烂灰布棉袄,发黑的围裙里还藏了几粒高粱米。   他甚至对着冰面照镜子,往脸上抹炉灰,把指甲缝里塞满煤渣,还反复练习佝偻着背走路的样子,力求看上去像个常年劳作的老炊事员。   这套伪装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准备好的,他之前就命令卫士备好这身行头,连应对盘查的“台词”都和部下串通好了。   后来他在南口大庙被解放军甄别时,就按照事先准备的说辞,念叨着家里还有老母亲,自己是被抓壮丁才当的伙夫,只想早点回家,说着说着声音还发颤,腿一软就想下跪,表演得十分逼真。   负责甄别的解放军保卫股长孙青,虽然觉得这个老头举止有点奇怪,但当时俘虏人数很多,一个看上去毫无威胁的老炊事员,实在不值得深究。   就这样,这位毕业于太原军校、曾在长城脚下抗击日军并击毙过日军中将的悍将,靠着伪装成伙夫蒙混了过去。   当安春山接过解放军给的两块银元时,手不自觉地抖了一下,解放军战士拍着他的肩膀嘱咐“别再跟着国民党卖命了”,这句朴实的话让他心里很受触动。   战士们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安老头”就是傅作义手下最能打的将领之一,有“安小个子”的外号。   就在几天前,安春山还是指挥千军万马的“西部地区总指挥”,奉命去解救被解放军包围的国民党王牌35军。   当时35军军长是郭景云,两人是同僚也是死对头——郭景云是行伍出身,瞧不起安春山这种军校毕业生;安春山也觉得郭景云“有勇无谋”,彼此积怨很深。   没想到,一封翻译错误的电报让事情彻底变糟,电报里原本的“总指挥”被翻译成了“收容总指挥”,郭景云看到后怒火中烧,认为安春山是来收编残兵的不是来救他的,于是拒绝配合,坚持要安春山从外面强行打进来。   安春山的部队拼死作战,打到离新保安只有4公里的马圈子村后,就再也无法前进了,后来安春山发现解放军东野四纵已经包抄到自己侧翼,当即下令撤退。   但他犯了个致命错误,不顾副官劝阻坚持要在白羊城休整一夜,就是这一夜,解放军完成了包围圈,第二天拂晓,解放军发起总攻,104军全线溃败,安春山也在一个山沟里成了俘虏。   被解放军放走后,安春山逃回了北平,傅作义见到他很意外,不仅夸他“忠勇可嘉”,还提出要给他重建104军,可此时安春山的想法已经变了,那两块银元让他看清了很多事。   回到北平后,他亲眼看到国民党内部依旧内耗不断,石觉等蒋介石嫡系将领还在叫嚣着要死守北平。   在傅作义召集的军事会议上,讨论北平前途时,安春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抵抗,他把自己伪装成伙夫被俘、又被解放军善待并放走的经历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他告诉在场的将领们:“解放军不打不骂,还给俘虏发路费,这样的军队怎么打?”他手里的两块银元成了证明解放军优待俘虏、深得人心的有力证据。   最终,安春山以104军军长的身份,在北平和平解放的协议上签了字,多年后,他还常常摩挲那两块银元,说这东西“值半辈子的信仰”。   1979年,这位经历传奇的将军病逝,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信源:陕西党建网 李时雨:敌营搏斗十五年 刀光剑影无形战

0 阅读:343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