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报!围绕下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人选,话题被提前点火,会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率真原野 2025-11-05 16:26:34

急报!围绕下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人选,话题被提前点火,会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据最新报道,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员宣布了强调能力优先的选人立场,媒体转述称其还提到不应拘泥地区轮换,并未公布具体人选。这步棋下得及时,但考验在后头,我看这变化来得快。 2026年12月31日是古特雷斯这一任的截止点,流程很清楚:先由安理会推荐,再由联大任命。安理会阶段需要至少9票同意,而且五个常任理事国不能有否决,这个门槛决定了任何单边推动,都走不通。 1981年的那次投票最能说明问题。安理会公开记录显示,为反对瓦尔德海姆第三次连任,中国连投16次反对票,结果促成来自秘鲁的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当选。这个先例摆在那儿,谁想跳过共识硬推,都要掂量手里的票够不够、否决顶不顶得住。 对照以往做法,秘书长基本遵循大洲轮换与“不来自五常”的共识:安南来自非洲,潘基文来自亚洲,古特雷斯来自欧洲。下一轮外界多把注意力放在拉美与东欧:拉美上一次还是1982—1991年的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东欧至今没有出过秘书长。媒体也时常点到可能人选,比如智利前总统巴切莱特、哥斯达黎加的格林斯潘、阿根廷的格罗西,但他们都没有正式宣示参选,这些名字目前只是传闻层面。 10月下旬的公合里,有观点提出淡化轮换,也有代表强调应尊重既有做法,别让程序失去可预期性。安理会的规则没有变:任何提法,最终都要过“9票+无否决”这一关。对比之下,谁更能在多数成员中拿到稳固支持,谁才有资格进入下一步。 细节上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轮换不是硬写进章程,但几十年的人选分布形成了稳定参照,会员国据此安排提名节奏、区域协调。一旦轻易改口径,拉美、东欧、非洲、亚洲都会提高警惕,区域内部协调也会被打乱,最后只会让投票阶段更僵。 往后时间线还早,程序也有序。该公开的标准要尽快说清,该走的区域沟通要扎实推进。谁来参赛都可以,但必须按规则走路。把门槛说明白,把节奏稳住,比抢占话语更有用。 收个尾:这事成不成,不看谁喊得大声,就看谁能在规则内把票凑齐、把合作做实。按章办事,才是正解。

0 阅读:27
率真原野

率真原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