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 2340万台胞“天塌了”! 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

青橘小罐 2025-11-05 11:58:40

一觉醒来! 2340万台胞“天塌了”! 特朗普一锤定音,岛内以后只生产内衣和日用品。   前几年特朗普吆喝着“让台积电去美国”时,民进党当局把这吹成天大的好事,说是什么“技术升级的黄金机会”。   可这两年看下来,这哪是机会,分明是给台湾芯片产业挖了个大坑。   台积电去美国建厂的消息刚出来,岛内芯片工程师就开始被高薪“挖墙脚”,一家猎头公司当时就透露,美国企业给台湾工程师开的薪资翻了两倍还多,不少带着核心技术的骨干拎包就走。   这些人一走,留在台湾的工厂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越来越少,刚毕业的年轻人顶不上来,生产线的良品率都跟着波动。   更让人闹心的是,美国那边根本不是真心帮台积电,他们嘴上说要建“芯片走廊”,实际自己的芯片产业早有一堆麻烦。   美国本土的工人没接触过台积电的精密工艺,培训了大半年还达不到操作标准,德州工厂好几次因为操作失误停工。   而且美国的供应链也掉链子,原本承诺的零部件配套,拖了快一年都没配齐,台积电只能自己从台湾运过去,光运费就多花了几千万。   民进党当局对此视而不见,为了讨好美国,还掏了200亿新台币给去美国的企业当“搬家费”,这些钱都是台湾纳税人的血汗钱,最后全填了美国的窟窿。   台湾芯片产业本来有自己的优势,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技术团队和产业链配套,在全球都排得上号。   可现在跟着美国跑,把核心技术和人才都送了出去,剩下的就成了“空架子”。   普通民众也跟着受影响,芯片厂裁员的消息越来越多,高雄就有个芯片工程师,被裁后找了三个月工作都没着落,家里的房贷都快还不上了。   反观大陆这边,芯片产业这些年一直在逆势往上冲。   中芯国际突破了不少关键技术,华为的自研芯片也重新回归市场,更重要的是,大陆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制造设备,不用看别人脸色。   而且大陆一直敞开大门欢迎台湾同胞合作,福建的集成电路产业园里,早就有台湾团队入驻,他们带来的封装技术和大陆的芯片设计能力结合起来,产品很快就打入了东南亚市场。   在大陆建厂,不仅能拿到政策支持,物流成本还比从台湾出口低了三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台湾芯片产业的发展,始终深植于两岸协作的土壤,上世纪90年代,大陆工程师赴台学习封装技术,便为两岸产业交融埋下伏笔,如今技术链路更是深度交织、难分彼此。   美国紧盯台积电,核心是想割裂两岸芯片产业生态,借此掌控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但产业规律从不以意志为转移:大陆有全球最大的芯片应用市场,台湾积累了成熟的技术经验,二者协同才能释放“1+1>2”的效能。   就连被美国吸引的部分台湾人才,也逐渐察觉当地研发受限,反而更怀念两岸团队并肩攻关的高效与默契。   芯片产业的竞争,拼的是技术,更是人心和协同,台湾芯片产业不该再被美国的虚假承诺迷惑,也别让民进党当局绑着走弯路。   两岸同胞手拉手,把技术优势凑在一起,把产业链拧成一股绳,才能在全球芯片市场上站稳脚跟。   毕竟,靠人不如靠己,靠两岸同心,才是最踏实的出路,同根同源的力量,从来都比远方的空头支票更可靠。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