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与谷歌竞逐太空算力,中国之江实验室已率先布局
未来图灵
2025-11-05 11:13:03
11月5日,据量子位消息,英伟达H100芯片本月已通过初创公司Starcloud发射升空,成为首个进入太空的AI服务器。这颗重60公斤的卫星将接收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并在太空中完成实时处理。
谷歌随即便宣布"捕光者计划",CEO桑达尔·皮查伊表示:"像任何登月计划一样,它将需要我们解决许多复杂的工程挑战。"首批两颗搭载TPU的原型卫星计划于2027年初发射,目标是在太空建立吉瓦级数据中心。
Starcloud CEO菲利普·约翰斯顿预言:"10年之内,新建的数据中心将全部建在太空。"该公司计划将Blackwell架构后续芯片继续送入太空,最终建造跨度约4公里的轨道数据中心。
太空部署算力具备显著优势。Starcloud数据显示,即使算上发射费用,太空能源成本也仅为陆基方案的1/10。谷歌研究显示,在合适轨道上,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可比地球高出8倍,且能持续发电。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之江实验室"三体计算星座"的首批12颗卫星已于今年5月发射入轨,今年9月已实现常态化商业运行。该星座在轨计算能力达到5POPS,卫星间激光通信速度最高达100Gbps。
谷歌研究表明,在合适轨道上,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可比地球高出8倍,且几乎可持续发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