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政府突然宣布了! 11月5日,美国参议院4日又没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从10月1日开始的停摆,马上要超2018年35天纪录,成史上最久。 华盛顿的政客们又上演了一出熟悉的闹剧。联邦机构大门紧闭,公务员们收到无薪休假通知,国家机器仿佛生锈的齿轮般戛然而止。自由女神像举着的火炬,照不亮国会山堆积如山的待审法案。 街头小贩推着餐车经过财政部大楼,对着电视镜头苦笑:"他们领薪水讨论要不要发薪水?"这句话道破天机。2013年停摆期间每日经济损失高达1.6亿美元,如今这个数字正在被刷新。 白宫走廊里,两党议员互相指责的声浪震得水晶吊灯摇晃。民主党人攥着划满红线的预算书,共和党人挥舞着削减开支的修正案。他们身后,黄石公园的护林员正劝返失望的游客,这些游客本该在秋色中欣赏间歇喷泉。 机场安检队伍排成长龙,运输安全管理局员工坚持无偿工作。一位母亲抱着婴儿通过安检时轻声说谢谢,工作人员眼角泛起疲惫的笑纹。这种场景在九个联邦部门同时发生,80万雇员在不确定中等待。 华尔街交易员紧盯屏幕上的国债收益率曲线,2018年那场35天停摆让标普500指数暴跌8%。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这次可能创下更糟纪录。中小企业主们翻着日历发愁,联邦贷款审批已经停滞三周。 从墨西哥湾沿岸到五大湖区,环境保护署停止检测工业废水排放。渔民们望着颜色异常的海水,想起几年前红潮爆发的惨痛教训。政府停摆的代价,最终都会转化成普通民众餐桌上的风险。 国家档案馆的《独立宣言》原件在防弹玻璃后静默,起草者们绝不会想到,后代竟为预算程序陷入如此僵局。林肯纪念堂的石墙上刻着"民有民治民享",此刻听起来像遥远的神话。 这场持续月余的拉锯战背后,是政治极化撕裂国家治理的伤口。当立法者沉迷于党派斗争,宪法序言里"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的承诺渐渐褪色。夜幕下的华盛顿纪念碑依然明亮,但民主的灯塔正在风中摇曳。美国拨款法案 美国法案争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