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丨南昌路的变与不变

位于上海梧桐区的南昌路,是一条不足两公里的马路。石库门里弄的红色砖墙,百年建筑科学会堂无不诉说着这条马路悠久的故事。

随着时代变迁,当买手店与小众店林立,当咖啡香气充斥整个街区,南昌路以谦逊的姿态完成着城市更新的叙事。

于南昌路而言,不变的是这条路浓厚的历史底蕴,变的则是城市更新历程中的种种细节。本篇我们的主角有在南昌路开店的主理人,也有在这个街区工作多年的“老法师”和居民区书记,我们将聚焦他们眼中的南昌路。
在巨变中紧跟时代大潮
“第一眼感觉你比两年前瘦了很多,也年轻很多,但店里的布局好像和之前没什么差别”“健身两年总算有点效果,人到中年挺个肚子肯定不行,这就和做产品一样,要有自己的调性。”在位于南昌路183号的ALEXJANE的皮具店内,记者和主理人袁伟攀谈起来。

聊起当初为何把店面选址在南昌路,袁伟把原因归结于三个字,烟火气,加之妻子原先在附近做过周末市集,这也让自己下定决心要在南昌路立足。“南昌路身在梧桐区,又很小资,和我们产品的调性也比较吻合。”

从开店至今,ALEXJANE的皮具店已在南昌路开了七个年头,袁伟说,周围的商铺都换了好几轮,自家店还算稳定,无论房东还是客源都比较稳定,生意虽以老顾客回购为主,但也在通过其他方式开拓新顾客。平时里,夫妻俩会通过朋友圈、小红书分享手作皮具,“网络经济时代,我们会保持时时分享,不说做时代的弄潮儿,至少要紧跟时代大潮。”

为了让自家店紧跟潮流,袁伟在店铺不远处增设了一处工作室,聘请了几位兼职员工,用以应对枯燥的皮料加工和制作,自己则把更多精力用在设计上,让品牌呈现出更多可能性。

在袁伟看来,南昌路的业态也在这七年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前南昌路上还有不少服装店、日用百货店之类的老业态,比如卖睡衣,卖外贸转内销的服装那种,你会发现它慢慢消失了,世间事物一定是随着趋势而改变的。”

对于未来,袁伟认为,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去迎合这个巨变的时代,那时间一定会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理念在变,方式也要变
“我2006年就到瑞金了,算起来应该有20年了。” 在瑞金二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三楼的办公室内,管理办主任袁建国掰起手指算了起来,“南昌路的历史底蕴氛围非常好,这里不仅有《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还有科学会堂,历史人文丰富,是一个有特色的街区。”对于这条路的历史,袁建国了如指掌。

2019年,瑞金二路街道开始启动“衡复风貌”打造计划,在恢复原有旧风貌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理念,从而焕发出新的风貌。对此,袁建国感受颇深,尤其是在改造过程中。用他的话说,城市的理念在变,作为管理者的理念也得变,“首先要倾听,居民想要什么?以前都是强硬管理,现在必须转变方式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昌路一带从道路到小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淮海坊来说,通过改造我们把建筑原有的底色露了出来,使整体色调和沿街商铺融为一体,看上去让人眼前一亮,包括一些细节,比如户外晾衣杆,我们也用了能衬托出建筑风格的颜色。”

在袁建国的认知中,随着时代变化,老百姓的思路也在变化,老百姓不再单一满足于生活上的刚需,而是有着更为多元化的需求。

南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成酉杰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说,在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时,不仅要柔性治理,更需要疏堵结合。“比如治理淮海坊的电瓶车飞线充电,你完全取缔不现实,居民对于电瓶车充电需求非常大,所以我们在保障完全的前提下,又设置了几个充电处。”

此外,为了提升南昌路街区整体风貌,由瑞金二路街道管理办牵头,成酉杰所在的南昌路居委和物业、综合网格站成立专班,通过社区沟通、多方协作和严格执法保障了项目推进。“我们在修缮前通过入户宣传获得了居民支持,修缮中协调商户临时安置,并依法拆除安全隐患。” 成酉杰认为,柔性治理在社区工作中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协商、引导、服务、合作等非强制性手段来实现治理目标,相较于传统的刚性治理,柔性治理更注重“以人为本”,强调情感联结、共同参与和灵活适应。
后记:
变与不变这个命题适合绝大部分街区,但用在南昌路尤为贴切。漫步在此,斑驳的砖墙、梧桐树影与咖啡香气交织,仿佛穿越时空。南昌路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一部“可阅读”的城市史书。
记者 / 张益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瑞金二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