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印度的表现来看,APEC两次拒绝印度加入是完全正确的。   印度就是个搅屎

茉莉兔说国际 2025-11-04 19:33:37

从现在印度的表现来看,APEC两次拒绝印度加入是完全正确的。   印度就是个搅屎棍,只要有印度加入的国际组织中,印度都会或多或少地在其中搞事情。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的操作,就把这点体现得明明白白,中国刚表态支持阿塞拜疆加入,印度立马一票否决,给出的理由离谱得很,居然是“阿塞拜疆与巴基斯坦关系密切”,硬是把双边的小矛盾搬到了多边合作的台面上。   要知道阿塞拜疆2016年就成了上合对话伙伴国,地理位置刚好串起黑海和里海,是中亚能源多元化的关键支点,就因为印度这点私心,硬生生卡住了组织南扩的重要一步。   这还不算完,同年6月的上合防长会议上,印度直接拒绝签署联合声明,就一句“没反映印度对恐怖主义的关切”,就把多国好不容易达成的共识给搁置了,说到底还是冲着巴基斯坦来的,压根不管合作大局能不能推进。   这套搅局套路放到经济合作里,更是让人看不下去,可APEC的核心就是推进亚太区域贸易自由化,印度的操作完全是背道而驰。   2019年RCEP谈判都快收尾了,15个成员国都已经达成共识,唯独印度突然宣布退出,理由是协议“没充分反映印度利益”。   说白了就是既想蹭着区域贸易的便利好处,又不肯守统一的规矩,当时印度还提出要设置“自动触发机制”,只要进口量一超标,就单方面提高关税,这种搞特殊的要求,根本不符合自贸区的基本逻辑。   更关键的是,印度本身就打心底抗拒开放市场,2025年就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口气对中国的铝箔、不锈钢制品、手机壳、壁纸等23类产品,密集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给原生多层纸板开出了最高221.36美元/吨的反倾销税,对黑色硒鼓也定了0.65至1.28美元/件的征税标准,这种动不动就搬出自贸壁垒的做法,跟APEC倡导的“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原则,简直是对着干。   回头看APEC那两次拒绝,1991年和1997年都拿“不是环太平洋国家”当理由,把印度拦在了门外,现在琢磨琢磨,这更像是个给台阶下的借口,真正的高明之处,是早就看透了印度搞合作的真实心思。   APEC讲究的是自愿协商、互利共赢,可印度在多边合作里,向来是只想着占便宜,不肯付出。   在上合组织里,它蹭着能源合作的便利,却在关键的扩员问题上拆台;到了RCEP,它要求其他国家都迁就自己的保护政策,被拒绝了就干脆拍屁股走人。   有数据摆着,印度跟11个RCEP成员国都存在贸易逆差,单是对中国的逆差就超过500亿美元,可它不想着靠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局面,反倒用关税大棒和退出协议的方式逃避竞争,就这种心态,要是真进了APEC,恐怕得把区域贸易谈判拖进没完没了的拉扯里。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的“双重标准”,在国际组织里,既想当有特殊待遇的“例外成员”,又爱端着“大国架子”摆谱。   上合峰会上,莫迪一边跟普京窃窃私语,一边对着中国支持的项目投反对票,活像在多边舞台上开小会的“刺头学生”;面对APEC的邀请门槛,它不愿满足开放要求,却反过来抱怨没得到特殊对待。   要知道APEC成员国这些年一直推动贸易便利化,光2019年就把区域内的贸易成本平均降低了10%,可印度在同一时期,还在一个劲给纺织品、电子产品等上调关税,这种政策方向的拧巴,注定了它跟APEC合不来。   印度在其他组织的搅局,已经闹出了实实在在的后果,上合因为它的一票否决,错过了阿塞拜疆这个重要的能源支点,而RCEP反倒因为它的退出,更快达成了更高标准的协议。   要是APEC当初开了口子让它进来,现在亚太贸易谈判桌上,印度大概率要么用一堆特殊要求拖着进程不往前走,要么像退出RCEP那样中途撂挑子,毕竟它连东盟—印度自贸区的货物贸易协议都没好好履行,还指望它遵守APEC的非约束性共识?   两次拒绝不仅躲开了这个“麻烦制造者”,还守住了区域合作的效率和质量,现在这么一看,当初这份远见,真是太对了!

0 阅读:48
茉莉兔说国际

茉莉兔说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