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原沈阳军区司令邓华上将前往川西高原视察,路遇驻军第130师。师长董占

代天谈历史 2025-11-04 17:55:23

1961年,原沈阳军区司令邓华上将前往川西高原视察,路遇驻军第130师。师长董占林透过窗户,一眼认出了邓华上将,非要邀请邓华上将去部队做客。邓华上将一听,只是摇了摇头,回答:“我不去了,别给你添麻烦了。” 1961年春夏,邓华以四川省副省长身份负责农业事务,率队深入川西高原考察青稞种植和牦牛养殖技术,旨在解决当地粮食短缺问题。他已离开军队两年,专注于地方工作,避免与军方过多交集,以适应身份转变。车队在土路前行时,遭遇第130师巡逻分队拦截,董占林作为师长亲自赶来,通过窗户认出邓华,表达欢迎之意。 董占林介绍部队驻扎情况,第130师执行高原边防任务,前身正是邓华创建的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第19师,从东北黑土地推进到海南岛,经历了多次关键战役。邓华初时婉拒邀请,考虑自身地方干部身份可能带来的不便,但董占林坚持认为老首长回部队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坚持承担任何潜在影响。最终,邓华同意短暂到访营区,部队迅速集合官兵列队迎接。 营区内,几千官兵整齐站立,邓华以老兵身份回礼,巡视队列,检查武器保养和训练设施。第130师官兵多为东北调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通过日常体能练习维持战斗力。邓华结合部队历史,讲述第七纵队组建过程,从哈尔滨郊外集结开始,快速扩编到万人规模,装备步枪和迫击炮,推动东北战场初期攻势。 他提及辽沈战役中部队阻击任务,在塔山阵地挖掘多道壕沟,顶住敌军多次轮番进攻,伤亡较大但拖延敌主力,为主力部队包抄锦州创造条件。南下阶段,部队翻越山岭,渡江时使用门板搭建浮桥,登海南岛后扛炮上崖,解放沿海城镇。邓华强调这些经历体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职责,官兵通过传承保持部队战斗力。 讲话中,邓华转向当前驻防实际,指出高原高寒缺氧要求加强肺活量训练和射击风偏计算,后勤保障需从内地运送蔬菜,备用腌制食品。他建议结合东北老传统,滤净高原泉水用于煮食,提高官兵适应性。第130师注重思想工作,每周学习文件,结合边防任务开展教育,董占林作为师长推动这些举措落地。 视察期间,邓华询问师里武器装备情况,步枪加装瞄准镜,炮兵定期校准,命中率保持较高水平。部队保留旧装备作为师史遗物,提醒官兵不忘创建初心。邓华婉拒留饭,乘车离开营区,此次相遇强化了部队对光荣传统的认知,推动官兵在边防一线更坚定执行任务。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升级,董占林率第130师投入瓦弄地区自卫反击战,作为主力部队翻越高黎贡山,夜行推进,发起突袭攻克制高点,歼灭印军一个营,最终全歼敌第11旅,缴获坦克多辆。师部调整炮火坐标,确保火力覆盖,战后获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官兵领取奖章,董占林宣读表彰电文,此仗提升了部队国威军威。 战后,董占林升任军长,指挥西南地区部队演习,注重山地机动和边防巡逻训练,推动基层干部轮训。1988年,他晋升中将军衔,退休后在北京居住,继续关注军队建设,现年百岁,日常阅读军史书籍,保持对部队发展的兴趣。第130师延续血脉,在后续边防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 邓华返回成都,继续农业调研,推动川西水渠修建和耐寒作物引进,提高高原粮食产量。1978年恢复名誉,重返军界,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参与军队理论研究和历史整理。1980年7月,他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遗体告别仪式覆盖党旗,多位老战友前来送别,董占林作为后辈参与默哀环节。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