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师长起义前,先给地下党员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电话已被特务监听,

靖江的过去 2025-11-01 09:50:46

1949年,国军师长起义前,先给地下党员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电话已被特务监听,电话一打,特务就知道他要起义了! 当时,师长王晏清刚挂完电话,军部总机的特务立刻记下关键信息 ——‘起义’‘三野’这两个词,让监听员瞬间警觉。特务就将“他要起义”的消息,火速传到了军统南京站。 而此时,王晏清还不知道。这次电话,是他为起义成功打的求助电话,没想到,成了暴露行踪的致命失误。这支被蒋介石当作 “御林军” 的部队,马上要陷入混乱。 谁能想到,手握南京城防的师长会背叛蒋家王朝? 1948 年 8 月,首都警卫师(后改编为第 45 军 97 师)师长空缺。国民党各派争着送礼,想把自己人安插进这 “嫡系里的嫡系”。 蒋经国力排众议:“王晏清出身青年军,陆大毕业,抗战有功,是好将领!” 蒋介石亲自召见,对这位参加过淞沪会战、远征军的将领很赏识,当场任命。 那时候的王晏清,手握 13000 多人的美械精锐,三个团原是蒋介石、陈诚、顾祝同的警卫团,军饷是普通部队两倍,前途很好。 “校长的知遇之恩,经国兄的举荐情分,我不能忘。” 王晏清一开始犹豫,就是因为这份恩情。 但国民党的腐败让他心里发凉。“军饷被层层克扣,士兵连糙米都吃不饱,军官却囤金条!” 和地下党员陆平秘密见面时,王晏清拍桌发火。 陆平看透他的挣扎:“私人恩情是小事,民族大义才是大事。蒋家王朝要完了,你要给独裁者陪葬?” 两人吵了好几次,陆平的话说到王晏清心里。他见过抗战时百姓的苦,也清楚我党 “耕者有其田” 符合民心。 最后,王晏清攥紧拳头:“我干!但必须保证不出差错,不能让弟兄们白死。” 经陆平牵线,三野收到警卫师无线电密码本,约定渡江时内外配合,封锁机场、挡蒋军退路。 可这位善战的将领,在地下工作隐蔽性上出了错。起义前,他发现没确认三野电台呼号。 他抓起师部电话打给陆平:“紧急情况!起义后和三野对接的呼号是什么?事关全军安危!” 陆平刚想提醒 “电话不安全”,王晏清接着说:“起义时间不变,就等这个呼号才能放心。” 他不知道,这台电话早被军统特务 24 小时监听。“起义”“三野” 全被监听员听到。 “报告站长!王晏清要投靠共产党!” 特务连夜上报南京卫戍区司令张耀明。 张耀明又吃惊又生气,立刻下令:“把他软禁在师部,没有委员长命令,不准任何人接触!” 被关在办公室的王晏清坐不住、站不稳。他捶着桌子:“我太不小心了!居然忘了特务无孔不 入!” 他知道,自己是蒋经国举荐的人,特务暂时不敢动手。但蒋介石命令一到,自己就死定了。 更让他着急的是,师部电话需经军部转接,泄密风险本就极高。加上这次电话暴露,起义计划很危险。 就在绝望时,办公室门被推开。南京卫戍副司令覃异之走进来,两人都是青年军出身,覃异之早心向我党。 覃异之故意训斥:“王师长,你知道自己犯错了吗?军队里流言到处传,我怎么向委员长交代?” 王晏清抬头,从他眼里看到暗示,赶紧配合:“是我一时糊涂,求覃副司令指条路。” 覃异之压低声音:“先回家闭门反省,我帮你周旋。” 王晏清马上明白,这是让他脱身。 靠着覃异之的职务威慑,看守特务不敢拦。王晏清连夜赶回师部,立刻决定:“提前起义!今晚就过江!” 时间太紧张,三个团只联系上两个。王晏清没时间做思想动员,只能谎称 “执行过江扫荡任务”。 1949 年 3 月 24 日深夜,几千名士兵跟着他渡过长江,没人知道行动的真正目的。 可部队刚踏上北岸,天空传来飞机轰鸣声。蒋介石大怒,下令撒传单:“王晏清投共叛国,官兵返防既往不咎,斩王晏清者赏银元五万!” 传单落下,士兵们一下子乱了。这支 “御林军” 待遇好,长期被灌反共思想,知道真相后纷纷动摇。 “我们被骗了!”“我要回家!” 第二九〇团团长黄子安先带部队往回走,第二八九团也散了。 最后只剩师部警卫排等 100 多人,紧紧跟着王晏清。 王晏清站在江北,看着溃散的队伍,满是无奈。他清楚,起义失败不只是电话暴露 —— 自己没地下工作经验,没给士兵做思想引导,才让这场本可震动全国的起义没成功。 但他没退缩,带着这 100 多人直奔三野驻地,受到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热烈欢迎。此前移交的无线电密码本,也为后续配合渡江战役埋下伏笔。 这场看似 “失败” 的起义,给蒋家王朝沉重一击。蒋介石没料到,自己最信任的 “御林军” 师长会倒戈。蒋经国也因举荐错人,受严厉训斥。 王晏清的选择,证明民心所向没人能挡。就算只有 100 多人的起义,也戳破了国民党的统治根基。 后来,王晏清任南京军事学院情报处副主任,被授予大校军衔。他用余生,实现了 “为民族大义而战” 的誓言。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