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聂曦烈士的骨灰找到了,被保护得很好!还有一个让人又振奋却又心酸的消息,他

韫晓生 2025-11-04 16:58:56

[太阳]聂曦烈士的骨灰找到了,被保护得很好!还有一个让人又振奋却又心酸的消息,他还有个1950年出生的儿子。   (信息来源:福州晚报——聂曦三十三载人生写尽忠诚)   聂曦,这位隐匿于时代深处的爱国志士,他的故事交织着信仰的滚烫、离别的酸涩与跨越海峡的绵长守望,直到七十五年后,那份迟到的告慰才让这段尘封的往事重见天日。   1949 年的福州,黎明前夕的阴霾还笼罩着街巷,时任国民党军政系统官员的聂曦,心里揣着守护国家核心机密的重任。   当时一批关乎东南沿海防务的绝密档案即将被转运,这些纸上的信息连着无数军民的安危,容不得半点闪失。   在福州三坊七巷的老宅里,他与妻子高秀娟匆匆道别,许下 “茉莉花开时归来” 的约定,转身就和战友们换上粗布衣裳,伪装成普通搬运工,悄悄绝密档案藏进了福建省研究院的书库。   前脚刚安置好档案,后脚他就奉命赴台,借着公开职务的掩护,继续为国家统一事业搭建秘密联络通道,让海峡两岸的关键信息得以传递。   1950 年春,命运的暴风雨突然袭来,聂曦因身份暴露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严酷的审讯与折磨,他始终守着初心,没泄露半个字的机密。   那年 6 月 10 日,台北马场町刑场,33 岁的聂曦身着白衬衫,身姿挺拔如松,嘴角挂着从容的笑意望向大陆方向,用生命完成了对家国的承诺。   彼时的特殊环境里,他的遗体被草草火化,骨灰盒上标注着 “无亲属”,远亲迫于恐惧不敢认领,而远在福州的高秀娟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日复一日摩挲着院中的茉莉花枝。   聂曦牺牲后,高秀娟的人生陷入了漫长的守望与煎熬。为了保护年幼的孩子,她不得不隐姓埋名,独自扛下外界的猜忌和生活的重压。   每当儿子聂复兴缠着问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她就指着院中绽放的茉莉花轻声说:“等花开得最旺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   这句温柔的谎言像一根坚韧的丝线,牵着母子俩走过了无数艰难岁月。   而聂曦寄养在台湾亲戚家的另一个孩子,出生后便因特殊身份受尽委屈,升学就业处处碰壁,人生早早蒙上一层沉重的阴影,最终年纪轻轻便自尽了。葬礼上,亲戚们连哭声都不敢发出。   1987 年,两岸开放交流的消息传来,像一束光照进了这个破碎的家庭,点燃了寻亲的希望。长大后的聂复兴始终记得母亲的嘱托,一次次跨越海峡赴台寻父。   他踏遍台北的街巷,翻遍堆积如山的档案,逢人便打听父亲的踪迹,只为找到一丝线索。2006 年,在一位前狱警后人的指引下,聂复兴在台北郊外的山坡上找到了一个疑似父亲的骨灰盒。     当那只尘封多年的木盒被小心翼翼打开,盒内泛黄照片上青年清亮的眼神,与历史记载中聂曦就义时的微笑完美重合,多年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消息传回福州,年迈的高秀娟颤抖着伸出手,指尖抚过冰凉的盒身,泪水无声滑落,半生的等待终于有了回响。   2025 年,经过族谱比对与 DNA 比对,台北市第一纳骨塔编号 0637 的骨灰盒被正式确认属于聂曦烈士。   这份迟到了七十五年的认定,让烈士的忠魂终于得到了官方的告慰。   如今,烈士的骨灰暂存台北,家属们满心期盼着,在两岸同胞共同向往的团圆时刻,能亲手迎他魂归故土。   聂曦烈士的一生虽短暂却厚重,这些年,他的家人用坚韧的守望传承着这份家国情怀,侄孙女黄怡然作为家族代表,在多次纪念活动中深情诉说着家族的期盼。   七十五年风雨兼程,七十五年守望相助。聂曦烈士的故事,是无数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献出生命的无名英雄的缩影。   他们用热血浇灌信仰,用生命照亮前路,却将姓名与伤痛悄悄埋进历史尘埃。随着更多历史档案的解密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烈士忠骨被寻回。   这不仅是对烈士英灵的告慰,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当两岸同胞共同回望这段历史,缅怀那些为家国大义牺牲的先辈,便更能体会到和平统一的珍贵。   聂曦烈士的忠魂虽跨越海峡,却始终与家国紧紧相依,而这份跨越七十五年的深情守望,终将在民族团圆的时刻,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