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伊朗公开宣布了 11月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德黑兰公开讲话,给美国划出合作“红线”:彻底停援以色列、撤走中东所有美军基地、停止干涉伊朗内政。这不是一时强硬,而是美伊40多年敌对的集中体现。 美国在中东的操作一直让伊朗不安。虽说近期从叙利亚撤了6个基地,但还留着两座核心基地盯着伊朗边境,更没断过对以色列的支持——2023到2025年给了217亿美元军援,2025年上半年就批了近120亿美元军售,以色列的F-35战机、精确炸弹大多是美国的,这些武器不断加剧中东紧张。 美伊谈不谈、条件苛不苛,最苦的是中东老百姓。美军基地在,战火风险就在;美以军援不停,炸弹就可能落在家门口。比起谁提条件,大家更盼双方别再对抗,让超市有充足物资、孩子能安稳上学,这才是最实在的需求。 2018年美国退了伊核协议后,伊朗核设施多次遭网攻。今年美伊重启核谈,伊朗承诺核活动只用于和平、接受核查,可美国坚持“零铀浓缩”,谈判6月就黄了。现在伊朗浓缩铀丰度达60%,也是没办法的反击。 哈梅内伊的条件看似针对美国,实则暴露国际谈判的难题。美国要霸权面子,伊朗要安全里子,光靠双方死磕难破局。若联合国或中立国能牵头协调,把“非此即彼”的要求转化为“逐步推进”的计划,或许能给中东和平留条路。 伊朗是石油大国,美伊闹僵不仅让中东不稳,还会波及全球能源价。美国若能松口,伊朗石油正常出口,能缓解不少国家的能源压力;伊朗也能靠石油收入改善民生,这对双方、对世界都是双赢,别让对抗耽误了共同利益。 哈梅内伊的表态虽聚焦美伊矛盾,但背后藏着更关键的问题:美国若继续把中东当成“武器试验场”,靠军援拉阵营,只会让更多国家卷入对抗。 其实不管是伊朗的安全需求,还是美国对地区影响力的考量,都该放在多边框架里谈,比如借助联合国或中东国家自身的协调机制,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和平永远是空谈。毕竟中东和平,从来不是靠某国“施舍”来的。各位读者怎么说?评论区聊聊伊朗怒批美国 伊朗果断行动 伊朗亮剑行动
